虽然现在终端客户流量吸引、获取、筛选、分析之后的投放流程没有太大变化,但数据流向已经产生了明显改变。
文 /《汽车人》齐策
2024年1月1日,华为悄然与三大垂直媒体(以下简称“垂媒”)——懂车帝、易车网和汽车之家解约。到这三家平台去搜“问界”,均显示“该车型经销商暂未入驻平台”。
就在媒体们还在纠结是“中止”、“终止”,还是“停止”的时候,华为方面表示:“由于鸿蒙智行与部分平台会员门店业务原合作协议到期,在新的商务洽谈达成一致前,暂缓会员门店业务合作,其它合作业务仍正常进行。”
原来,官方措辞是“暂缓”。果然柔和多了,双方都有台阶可下,也可谈。
当然,导火索燃起的时候,没那么温柔。
懂车帝冬测,问界成绩不佳,余承东怒称“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但是当初同样是懂车帝组织的AEB测试,问界测试成绩较好时,余承东则表示让友商多学习、多体验。
他可能是将手机圈“撕人”的营销习惯带到汽车圈来了。有没有可能,真实的余承东,没那么暴躁易怒、睚眦必报、满嘴跑火车……这都是为营销而立的“性情”人设。
作为企业,与媒体合作,没必要“怒而兴师”——只因一桩并不权威的测试而拂袖而去。“暂缓”,除了“谈价”“还价”,即便彻底不合作了,多半是基于一些商业算计和营销替代。
总之,无关情绪和江湖恩怨。
数据分流的两个因素
垂媒作为汽车业内的一种运营模态,是相对综合性网站(水平媒体)而言的。但这一称谓本身是一个不大严谨的说法。
和一般的汽车媒体比起来,垂媒在C端也有一些商单,但其商业模式同样是toB。其核心业务,在于吸引公众网上流量,为品牌提供获客线索。也就是说,其流量来自于C端,收入来自B端,本质上做的是数据生意。
这种生意崛起的真正机遇,是中国汽车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后,品牌方自然产生的精准投放和获客需求。很明显,这种商业模式也是时代的产物。
如今,品牌间竞争更为激烈,玩家多了很多,对数据的需求大为增加。但是,现在终端客户流量吸引、获取、筛选、分析之后的投放流程没有太大变化,而数据流向已经产生了明显改变。
这种改变源于两个因素。
一个因素是汽车产品终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更多来自于社交媒体。垂直媒体仍有流量,但更多在于图片、动图、短视频。
仅价格比对、线下门店的线索而言,消费者现在不大需要了。因为无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大搞公开发布官方价格,并提供官方APP下单。用于体验的线下渠道,官方APP自然全都标示出来。
垂媒对于消费者的信息价值大打折扣,获客数据的精准度也大不如前。这就导致一个后果,垂媒对于品牌方的价值,也下跌了。
另一个因素,和前者也有联系,即品牌方透过与终端客户互动,可以直接获取线索。简单说,就是甩掉了数据中间商。当然,多一个渠道去获客、印证数据,品牌方并不排斥,关键要有合理的价格。品牌方眼中的合理价格,当然是要略低一些,原因是自己也有获客手段了。
垂媒应对方案“强硬化”
对此,垂媒是有感觉的。例如,在香港上市的汽车之家,2023年三季度的媒体业务、线索服务和在线营销等总收入为人民币(下同)19.06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18.43亿元,同比增长3.4%。
不过,其中线索服务和媒体业务,合计收入13.64亿元,同比下滑了4.2%。而这两块业务都是垂媒主营业务,尽管垂媒之间强淘汰机制一直存在,但线索获利下滑的焦虑感有增无减。垂媒普遍采取调涨渠道商的会员费,来弥补线索被分流的潜在损失。
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建议垂媒“暂缓调价”。但这一呼吁并未得到回应。
对经销商的激烈反对,垂媒貌似不在乎,没准儿也有点心里打鼓。以前垂媒组织的测试,也很少搞“大团圆”,但车企多半选择忍气吞声。而这两年,先是比亚迪、后是华为,都毫不掩饰地表示强烈反对。以前不怕得罪客户,现在一些大客户选择公开撕破脸,只能说时代变了。
为啥又是华为出头
垂媒业务模式,在10年前有很强的合理性和盈利能力,但在今天,略显尴尬。
不能说垂媒完全过时了,至少媒体服务和营销,还未有明显衰落迹象,业务规模还在涨。而客户线索这部分,当初恰得很香的饭,现在要分一部分给别人。而这个“别人”,很多就是客户自己。与客户抢生意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次,挑头的为什么是华为呢?除了品牌方自己有官方APP可以获取部分线索之外,华为还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其本身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基盘,而且现在手机业务重回上升通道,不但Mete60 pro一机难求,就连被批评的Nova12,也被抢购。
华为还拥有初具规模的鸿蒙生态和一系列APP。就连用华为运动健康跑个步,都会被后者推荐相关智能设备。可以想象,华为就算卖跑鞋,也能通杀依赖购物平台和线下商场的运动品牌。
华为、小米这类兼有手机和汽车业务的品牌,可以通过后台渗透。如果愿意的话,包括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长、在某个画面或者视频上停留多久这样的细节,都可以轻易获知(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个APP都要一大堆貌似不相干的权限)。
这样的数据,精准度秒杀垂媒。后者的获客线索,其实多数时候既不精准也不真实(并非垂媒作假,而是客户消费决策前的态度变化,很难实时掌握)。
如果汽车品牌创始人,本身就是舆论大IP,媒体可能反而更需要品牌的流量。那么,双方的谈判地位就逆转了。
现在的情况,是合作基础仍在,但双方对现实的解读(主要是垂媒业务价值)产生分歧,以至于价格上谈不拢。等什么时候一方碰壁了,想通了,又能谈了,直至谈出一个新价格。将来,如果还有机会重启合作的话,谁会先低头让步呢?【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