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明显过剩,导致市场竞争过于残酷。而全球其它地区的传统汽车竞争压力随之下降,反倒赚得盆满钵满。
文 /《汽车人》张恒
2024年伊始,A股三大指数持续走弱,市场成交额萎缩。
1月8日,沪指跌1.42%,失守2900点;深证成指跌1.85%,创业板指跌1.76%,均创阶段性新低。
一方面,是美国最新的非农数据大超预期,持续的通胀导致投资者认为降息的时点将会推迟,由此引发美元大涨,全球股市承压,北向资金流出。
另一方面,是美方不断收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加大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压。而AI和TMT(电信、媒体和科技)恰恰是前面反弹的主力。
由此,A股汽车板块开年就录得五连跌,五个交易日基本抹平了2023年全年涨幅。
华为汽车概念是之前反弹主力,但随着AI和TMT板块资金撤出,其也出现持续回调。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分别跌1.70%和0.60%。
涨幅靠前的宇通客车和福耀玻璃,分别涨9.97%和0.86%,市值分别为324亿元和774亿元,前者股价创近半年新高。
跌幅靠前的有赛力斯、长城汽车、中国重汽、江淮汽车,分别跌3.92%、2.71%、2.36%、2.03%。零部件股中,拓扑集团和德赛西威分别跌3.97%和2.04%。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近期加仓小盘股,卖出大盘股,TMT和新能源都是被减持的对象。外资交易盘也增持了电力和煤炭股,卖出了新能源和计算机板块。于是,市场就出现了中国神华(传统能源龙头,6685亿元)的市值,超过了宁德时代(新能源龙头,6598亿元)的情况。
某公募机构解释说,“新旧事物的机会切换,先是新事物的机会,后是旧事物的机会。”
市场情绪和资金会先推动新事物估值上涨,进而打破供需平衡;旧赛道的龙头公司则会因为接机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这一理论也很好地诠释了汽车产业当前的情况。
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性的增长,传统汽车巨头在全球的盈利能力不跌反涨,丰田汽车、Stellantis集团、现代-起亚等传统车企在2023年的销量有望创出历史新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资金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新能源汽车明显过剩;传统汽车的研发和新品进度被削弱,但竞争压力也随之下降,反倒是让跨国车企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2024年第二财季(2023年7月1日-2023年9月30日)业绩超预期增长,丰田汽车将全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净利润上调至3.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20亿元)。比较而言,国内最赚钱的企业比亚迪,2023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13.67亿元。
新赛道不仅吸引资金跟风,产业竞争格局等多个层面都可能由此重构。旧赛道筹码出清,参与竞争的企业“华丽转身”进入新赛道,进一步增强了“旧事物”赛道龙头的盈利能力。比亚迪与丰田汽车的竞争与盈利态势,就是最好的证明。【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