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成果兑现。我们还将看到这一成果不断延伸,直指2030目标。
文 / 张敏
10月是第四季度的开端,是“抢收”的季节,也是全年冲刺的关键时刻。
而10月的长安汽车表现亮眼:销量27.8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车11.9万辆,同比增长36%;海外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5%。
与总量相比,后两大板块增长亦具价值。它们是长安重点发力的两大方向,如今的积极反馈,也证明了战略执行的成效显著。这意味着,长安正在进入战略投入与收获期并行的阶段。

当然,单月成绩往往带有一定偶然性,放在更长时间维度去看,趋势更具说服力。2025年1-10月,长安汽车销量237.4万辆,同比增长10.1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86.9万辆,同比增长60.58%,已超去年全年;海外销量52.3万辆。显然,10月份的销量是全年势头的延续。
品牌差异化的源头
在今年,中国长安汽车不仅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更在成为“新央企”后,通过科学前瞻性规划与有效执行,展现了战略协同的回报效能。
具体到操作层面,长安面向全球市场,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品牌,如何实现梯次分明、优势互补、助力协同呢?理论上的答案,应该是“差异化”。差异化的源头则是品牌定位、资源分配的艺术和技术储备的厚度。

阿维塔定位为“原创设计、智能新豪华汽车品牌”,产品价格覆盖20万至70万元区间。凭借“高颜值、高智能、高价值”的品牌内涵,阿维塔已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10月销量达1.35万辆,同比增长34%。
阿维塔的高端属性源于领先的技术实力。今年5月,其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启用,研发团队规模突破千人。华为团队派驻300余人常驻重庆,共同研发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阿维塔也成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0系统的品牌,以智能科技构筑“新豪华”的核心竞争力。

深蓝汽车定位“年轻科技运动品牌”,产品价格覆盖15万至30万元区间。10月销量3.68万辆,同比增长32.1%;1-10月销量同比增长57%。
深蓝积极推进“三个奔跑”——“向新奔跑、向上奔跑、向前奔跑”。它代表了深蓝在产品迭代、体系建设与全球拓展上的持续突破。
“向新”,即深蓝坚持30个月研发周期,以高标准向新进步,新一代技术性能体验提升20%,成本下降20%;“向上”意味着深蓝要继续强化产品力;“向前”则与深蓝的全球化战略密切相关,目前,深蓝汽车产品已覆盖海外70多个国家,计划进一步拓展至150个国家和地区。

长安启源聚焦新主流用户群体,产品覆盖8万至25万元区间,主打“家庭智能出行”场景。10月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8.5%,连续三个月突破3万辆,充分验证了产品实力与市场认可度。依托强大的研发体系与资源协同,启源面向全球大众主流家庭用户,持续推动智能化与安全性能的落地。
三大战略规划提供销量“原动力”
中国长安汽车秉持第三次创业计划而长期坚持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和“海纳百川”计划,为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差异化布局,提供了物理意义上的支持。
今年初,长安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9月发布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两者一脉相承,延续长安的智能化投资的快速工程落地。基于SDA环网架构,天枢辅助驾驶、天枢智舱和天枢智能底盘,重新定义出行“新安全”。
“新安全”将在广州车展上得到更全面的阐释。目前大致看起来,即运用智能化手段,增强安全裕度,甚至增加安全维度。原来只能用被动安全来解决的场景,现在可以先用主动智能安全手段化解。

从长安销量上很容易发现,海外业务已经提供了20%以上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国长安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在“海纳百川”计划指引下,公司持续推进从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的转型。
投资约100亿泰铢的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已于三季度正式投产,首款本地化车型深蓝S05已实现批量交付。泰国罗勇基地一期年产能10万辆,是长安布局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

到目前为止,长安已构建“152”全球战略布局,即一个成熟稳定市场(中国)、五个战略攻坚培育市场(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两个战略跟踪市场(北美、日韩)。这种全方位的布局为长安的长期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这种“增量又增利”的海外拓展模式,为长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央企”直接效应和长期收益
打仗打的是实力,对企业来说同样如此,高投入才能有高产出,但重点投入什么方向,考验的是领军人物的战略洞察力。
中国长安汽车管理层未动摇过战略规划,坚定不移长期实施,久久为功。新能源三大品牌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让长安在全球汽车产业剧烈变化中占据主动。
长期规划总要面对变化。今年7月新长安的成立,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今年下半年长安的业绩,与士气的振奋有关,更重要的是,长远的增益将逐渐兑现,眼下只是开始。

新长安的成立,直接效应已经很可观,推动了阿维塔估值的增长,而其资本市场的表现又强化了消费市场的信心。深蓝则作为新长安的技术投资执行方,优先获得央企研发资金的支持。而长安启源依托新央企布局的成渝产业链,实施“高性价比普及运动”。
三者都受益于央企投入和区域产业政策。新长安将携强势资源,加速推动国有资本培育多品牌协同模式发展。
而从集团战略的角度,长安收获的战略利益厚度还在估量中。零部件企业直接归属新长安旗下,增加了其战略行动的资源调动能力。

中国长安汽车一直致力于技术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新长安作为一级央企,整合能力更胜以往,号召力更强。在智能底盘、AI芯片、固态电池等领域,长安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与供应商结成更巩固的联盟(通过入股方式),同时自己积极研发。
引望体系的建立,就是价值链投资的典范。很多人都将长安与华为的深入合作,作为长安拥有“科技长安、智慧伙伴”标签的背书。这固然不错,但长安把AI产业链纳入到自己投资的战略产业当中,就不再是简单的供应商结盟的关系。AI产业(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是“双智”产品)已经成为长安汽车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而一级央企带来的决策链缩短、融资成本更低、与地方政府合作更密切等战略收益,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才会有更多体现。

中国长安汽车树立清晰愿景:打造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成就世界一流汽车品牌。面向2030年,长安将向“汽车销量奋斗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的目标奋进。
新央企的成立,为长安注入了新的战略动能;持续上扬的销量曲线,正是深刻转型的成果兑现。未来,这份增长势能还将持续释放,助力长安驶向2030的宏伟蓝图。【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