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油电同强”,广汽丰田的百万辆更具含金量

作者:
卢山
时间:
2025-11-25 10:03:28

 

无论是“聪明”得不像油车的换代威兰达,还是强大得不像合资车的全新铂智7,从它们身上看到的,是革命性的产品力升级,更是一个已经调整到位的崭新广丰。

 

文 / 卢山

 

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用“一油一电”两款全新车型,不仅捍卫了自己的主场地位,更是将广丰“油电同强”的理念,真正落地生花。

 

无论是“聪明”得不像油车的换代威兰达,还是强大得不像合资车的全新铂智7,从它们身上看到的,是革命性的产品力升级,更是一个已经调整到位的崭新广丰。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 文大力

 

正如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所说——广汽丰田连发两款新车,有油有电,这在广丰历史上是第一次。传递的是广汽丰田在智电转型道路上,油电同强、油电共进的决心和信心。

 

用“中国首席工程师”机制,建敏捷型团队,坚定不移以多样性聚焦“为你而造”,新能源占比目标连续翻番,2026年突破20%,2027年超过40%,2028年广汽丰田重回百万产销不是梦!

 

做加法,传统油车如何更强

 

面对电动化的大浪,并不是只有广汽丰田提出“油电同强”。事实上,几乎所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都提出过类似的口号。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同强”几乎没有看到,“都有但都不强”的却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一个典型的转型“思想陷阱”。因为“油电同强”的背后,首先是要自己原本就够强,才能通过技术创新变得更强。战术的勤奋永远掩盖不了战略的懒惰,底子不够厚的品牌,电动化转型注定不是契机而是陷阱。

 

在《汽车人》看来,油车变强,关键在于做加法,查漏补缺,强上加强。电车变强,关键在于做减法,去掉路径依赖,不破不立。

 

 

先来看看广汽丰田是怎么让油车强上加强的?

 

拿本次上市的全新换代威兰达为例。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市场大环境中,油车该怎么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很多品牌并没有想清楚。

 

比如很多油车也想做智能化,但是底层技术没有改变,做出来的东西,既没有电车智能,又不如油车可靠,变成了四不像。

 

这次广汽丰田用换代威兰达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威兰达没有吹嘘自己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而是在全球车高效、可靠的基础上做加法,给油车“换了个大脑”。

 

威兰达通过“域控架构”实现算力集中、资源整合,可像电车一样实现持续OTA升级,为“下一代油车”建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底座。

 

 

“域控架构”是什么?简单说,就是给油车装了个“中央大脑”, 以一个域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驱动各个模块的多个ECU高效运行,以一条千兆以太网打通信息壁垒,确保指令与数据实现毫秒级的高速交互。

 

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让油车的智能化程度无限接近纯电车型。

 

全新换代威兰达是首款搭载了丰田TSS4.0系统的车型,智能驾驶辅助传感器数量增至24个,可以实现200余项智驾场景功能覆盖,智驾水平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升级。

 

 

与此同时,威兰达的智能座舱搭载15.6英寸中控屏与26.4英寸HUD,集成基于Harmony OS生态的车机系统,支持四音区语音交互与10种手势控制。座舱的智能水平也进一步向电车看齐。

 

 

配合上第五代THS混动技术,把“全球车的基因”和“纯电车的智能化基础”合二为一,彻底终结了油电的智能代差。广汽丰田用加法,定义了“下一代油车”,也打造出了20万之内最强的燃油SUV,超配换购价15.98万起。

 

值得一提的是,换代威兰达的域控架构采用丰田自研,智能座舱方面则融合了中国的先进科技,实现“中国创新,全球标准”的反哺模式。

 

这种“融合共创”解决了用户长期吐槽的油车智能化短板,更证明油车的智能化天花板远未被触及,“蓝牌新势力”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品类。油车的“智强”之路才刚开始。

 

 

威兰达是丰田品牌最畅销的SUV车型,也是全球销量第一的SUV车型,累积销量已经超过1500万辆。

 

想在这样一个高知名高销量的产品上做加法并不容易,广汽丰田的创新不仅是给威兰达增强了新的竞争力,也是给庞大的油车基盘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做减法,合资电车如何变强

 

如果说,威兰达给出了未来油车如何变强的答案,那么,铂智7则是合资车企怎么把电车做强的另一个“配方”。

 

作为广汽丰田“中国首席工程师”机制下的第二款全新电车,铂智7真正实现了丰田品质和中国原生技术的合流。

 

 

广汽丰田用减法,减掉了丰田车过去的“老气横秋”,增加了技术性能的新内涵;减掉了合资的品牌溢价,增加了更宽广的受众空间;减掉了流行电车的营销噱头,增加了大厂兜底的品质保证。

 

不夸张地说,铂智7是第一款真正有资格打入20万元价格区间的合资品牌电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铂智7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自主已经普遍具备、但合资几乎是前所未见的配置。

 

双腔空气悬挂、鸿蒙智能座舱、Momenta R6大模型智驾系统,被广汽丰田称为“豪华新三件”的配置,确立了铂智7的核心技术价值,有了和自主品牌电车正面竞争的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广丰的电车区别于了其他合资品牌的电车产品。

 

 

有人会说,这种技术拼凑的车型我们见多了。但实际上,广汽丰田不是单纯的“买方案”,而是基于丰田体系、丰田标准和丰田品质的深度融合。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让铂智7的流畅度和可靠性都更胜一筹。

 

比如,铂智7采用的鸿蒙座舱,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通过和广汽丰田的深度融合适配,才确保最终体验的流畅与可靠;并真正考虑到用户实际使用体验,开源生态,打破系统壁垒,支持“碰一碰”手机应用轻松上车屏,全系统手机皆可一键投屏与反向控制。

 

同样的,在选择Momenta智驾时,以丰田深耕15年的TSS智行安全系统为安全保底、追加14件丰田ADAS要件,确保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应对现实路况中“长尾场景”。

 

 

在市场上,广汽丰田主动去溢价,打出田忌赛马的策略。

 

广汽丰田一直强调铂智7的D级车属性。一方面,无论是车身尺寸、性能配置、以及这次广州车展正式曝光的座舱用料,铂智7都实打实地达到了D级车的水准。

 

另一方面,铂智7在开发过程中融入了丰田GR及雷克萨斯团队的技术支持,尤其在底盘调校与车身刚性等方面注入了品牌对豪华驾乘体验的理解,拥有真正不掺水的豪华车基因。

 

但与此同时,针对目前主流电车市场的竞争局势,广汽丰田也非常冷静理性地制定了针对性的价格策略。30万元级的D级豪华车配置,20万元级的价格,铂智7的反向越级,让它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位置。

 

 

针对“安全”这个电车的核心痛点,广汽丰田则以顶级大厂的优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铂智7在安全性方面提出了“一车六重安全冗余”设计,涵盖车门解锁、车身结构、电池保护、智能驾驶、制动系统及车辆下电等多个维度。例如,车门把手采用机械与电动双模结构,在断电情况下仍可机械开启;经过多类碰撞测试验证,包括90度侧柱碰及高于国家标准的底部碰撞测试。

 

 

此外,广汽丰田还率先推出“厂家三担责”承诺,明确对电车自燃、智能泊车辅助事故以及电池衰减承担责任,彻底根治用户在电池寿命与安全方面的顾虑。大厂品质和大厂担当的综合,为铂智7带来了电车的差异化优势。

 

 

如果说,铂智3X凭借“量大管饱”赢得了市场,那么,这一次铂智7则是强调“均衡全能”、没有短板的纯电旗舰。

 

铂智7以“中国智电技术+丰田全球技术底蕴”的双向赋能,结合丰田自身的制造标准与控制体系,在纯电车日益同质化的当下,打破了过去高品质、高性能、高体验无法兼得的不可能三角,找到了作为后来者破局的缺口。

 

重回“百万辆”不是梦

 

面对电动智能化的汹涌大潮,以及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合资车企重构竞争力,重新夺回市场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不少曾经辉煌的合资品牌,在这场战役中败下阵来,从年销百万辆快速跌落为市场“小透明”。但也有像广汽丰田这样的车企,越战越勇,在临近2025年关的时刻,吹响“重回百万辆”的号角。

 

按照计划,随着电动化产品序列不断完善,预计2026年,广汽丰田的新能源销量占比将突破20%,2027年跨越40%大关,实现几何级增长。面向2026年,广汽丰田预计年产销将超过80万辆,到2027年实现10%以上的销量增长,2028年全面达成百万产销。

 

 

这绝非广汽丰田临时起意的“口嗨”,而是一场有策略、有布局、有规划的复兴之战。

 

2025年,是广汽丰田的蜕变之年。从铂智3X在10月销量首次破万,位居新能源紧凑级SUV国内上险量第一;到铂智7未售先火,产品力和话题性都直逼自主当红车型;再到全新换代威兰达掀起“油车底层技术革命”,给这个发展百年的技术再启第二春。

 

广汽丰田将以用户需求为原点,坚定聚焦“为你而造”的核心理念,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商品定义和研发体系。

 

以“丰田标准+现地研发”的独特策略,让全球认证技术和中国本土科技实现优势互补,确保决策更贴近市场。

 

现有的620家经销店、近万名专属顾问,化身“贴心管家”,直接、迅速解决用户痛点。渠道模式探索“经销+代销”融合并行,让厂家和客户无缝直连,增强市场覆盖,全面冲刺百万产销目标。

 

 

如果说,过去广汽丰田能够跻身合资头部品牌,靠的是丰田的品牌力和全球车的市场竞争力,那么,未来广丰再破百万辆,依靠的将是“融合共创”新思路之下的“油电同强”战略。

 

正如前文所述,很多品牌都提出过类似口号,但为什么广汽丰田的“油电同强”能够成功?

 

因为,通过几年的摸索发展,广汽丰田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合资转型第三条路——“育成式采购”与“丰田式融合”,在贯彻丰田标准、传承丰田品质基因的同时,整合全球顶尖的科技资源,加速产品迭代。

 

 

将“全球品质”与“中国科技”基因重组,这是合资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转型的力度和速度、品牌的实力和底蕴,决定了这条路能走多远,能不能走通。

 

广汽丰田在广州车展上用两款全新车型,证明了丰田式的“融合共创”,可以跳出“非此即彼”的框架,更非我有你也有的同质化方案打包。

 

解决的也不仅是合资车企在智能化时代的身份焦虑,更是回答了在新能源时代,什么才是合资品牌真正的护城河。【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