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敏
国企改革仍是今年“两会”重点讨论的议题。这意味着,酝酿一年多的国企改革将在2015年迈入关键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帷幕,确定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明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奠定基础。如果说,这指明了汽车产业国企改革方向的话,进一步深化改革则成为国有汽车今年发展的重点。以此为背景,2015年,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包括整体上市)、股权激励及其他现代化治理体系有望在汽车行业内大范围铺开。随着前期改革的红利已经释放,现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新的时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办法等等,这成为本轮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回落、新常态已成共识的宏观环境下,如何深化改革,能否真刀真枪行之有效地推进改革,成为汽车企业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整体上市加快
从国外国企改革路径来看,“先易后难、先竞争后垄断”是改革成功的保障。目前国内前六大汽车集团均为国有企业,占国内汽车销量份额超过75%,作为充分竞争领域,汽车行业较之公益类、战略垄断类型的国企改革难度显著偏小,因此,汽车行业在国企改革中是优先推进的方向,有望首先受益。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的大势推动下已经有所行动。相比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作相对要大。其中,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当地汽车企业,成为国企改革中的先行者。上汽集团2011年的整体上市已经为国企改革迈出重要一步。整体上市将整车业务、零部件业务、汽车服务贸易业务、汽车金融业务四大业务板块,全部纳入上市公司运作。2013年上汽集团三季度曾公告,对员工实施中长期激励,以公司管理层、关键骨干和对公司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资金投资与公司相关的股票和债券,业绩释放动力也随之大增。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江淮汽车国企改革的步伐也开始提速。此前的2013年年底,江汽集团已经探路“混改”,引入央企建投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人入股江汽集团公司,同时吸收由江淮管理团队成立的合肥实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作为新股东。今年1月16日,江淮整体上市的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复,迈出汽车业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而这恰是这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整体上市之后的江汽集团将成为汽车产业链最长、车型最全的上市公司,不仅包括了轿车、SUV、MPV等乘用车产品,还将拥有货车、客车等完整的商用车产品。作为安徽国企改革的先行者与范本,江淮汽车正冀望在管理效率实现提升后,集团业绩亦能够迎来新一轮的突破。基于此,江淮汽车将2015年销量的增速目标定在了75%。如果说,上述两个企业作为国企改革先行者使之受益的话,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则是今年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首要期待事件。行业分析认为,本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将其“做大做强做优”,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首要目标,目前“四大四小”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中,仅有一汽集团和奇瑞汽车尚未实现整体上市(或上市),且一汽集团还承诺(不可撤销)2016年6月28日前解决内部企业同业竞争问题,其做出改革可能性将远高于其他大型汽车国企。在此背景下,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进程有望加快。从江淮汽车、上汽集团的先例来看,一汽集团、东风、长安、北汽的改革也值得期待。可以想见,中国汽车业将涌现这样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善、管理及经营效率的提升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混合所有制引发并购潮
随着国企整体上市的大势所趋,国企上市公司的混合所有制并购重组浪潮将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此精神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资委都属于市场竞争型的国企列入混合所有制重组改革的试点范围。预计201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轰轰烈烈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制高潮。毫无争议,作为市场竞争型企业的汽车行业,当然是混合所有制推进的主要力量。虽然国有汽车集团尚未实现大规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但从汽车行业整体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有先例,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央企中,东风汽车很早已经试水国企改革,按照东风的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来看,国有成分不到40%,已经符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表示,东风汽车结合汽车工业和自身状况,要在混合所有制上面更有作为。在鼓励国内车企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手段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广汽与吉奥成为汽车业内第一个吃螃蟹者,率先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广汽集团与民营企业吉奥控股合资联姻,成立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开创出中国汽车业国企与民企创新合作的先例。广汽吉奥以先行者的姿态开启了混合经济的探索之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当前很多规模较小的民营车企深陷经营困境(例如青年汽车等),这些企业都将成为国企进行兼并重组的对象,随着民营资本的注入,在混合所有制经营中,通过管理层当家做主,能充分调动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而国资也将在公司所有制结构改善后的股价节节高升中获益多多。
股权激励有望落地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尽管国企改革能使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汽车行业是否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一次改革的大潮。从经营状况看,行业内国企的运营效率普遍低于民营企业,而且管理费用偏高,盈利能力也逊于民企。此外,行业内国企活力不如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国企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创新力和感知能力受到空前挑战,长城汽车在SUV领域、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更有评论犀利指出:“部分国有汽车企业处于政策依赖、市场依赖条件下的繁荣,真正体现本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被看好。随着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中国汽车市场饱和程度的提高,国有汽车企业的政策红利、市场红利将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一个竞争性的产业就要符合竞争性产业的规律,即让市场配置资源起主导作用的规律。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政府层面的强力推进还是企业内部发展,本轮国企改革对国有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作为央企的东风在发展中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面临纯市场化混合所有制集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央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有的问题很难推进。“强调市场化起主导作用,人才的配置也要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实现。但是东风公司各个板块由于历史原因,新事业部、老事业部、合资公司、民营公司等工资标准在行政级别相同的情况下不平衡;第二,央企性质决定,企业高管的工资和合资、民营企业工资差距很大。第三,如果想要留住高层次人才就得提高高管工资,高管和员工工资又不平衡,这里面又面临着国有员工怎么协调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导致市场化推进艰难,如果长此以往,国有企业怎么留住人才,谁来发展国有企业?这成为当前国企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显然,汽车业国企改革在体制、股权、内部公司治理方面均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间。需求与方向已经充分明晰,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地。“比如说,东风汽车各个事业板块将会进一步建立负面清单制;考虑哪些板块可以进一步对市场放开,哪些板块可以让关键人才持股;在推进创新研发的举动中,有没有必要让技术人才持股来激励他们的创新积极性等。”朱福寿表示。
(作者/张敏 原文载于《汽车人》杂志3月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