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渗入生活之前,工作八小时之外,我们通常会做什么?看电视、睡觉还是和朋友聊天?
当互联网把我们都变成了“蜘蛛人”以后,“地球村”、“国际公民”的概念开始出现,社交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进了大家在虚拟空间交流的机会。当网络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它像水、电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的价值。
尽管现在也有人抱怨信息大爆炸,资讯爆棚,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确激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智慧,推动了更多个体8小时之外的自由时间价值累进。不信?一部纯粹依托网络而知名度和使用程度甚高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便是最好的例证。
“消费、创造与分享”,几乎是新生代在网络平台上的行动三部曲。
在互联网出现之初,人们更多将精力投入到了各种“消费”之中:商品消费、游戏消费、文化消费......随着互联网逐渐褪去神秘的色彩,IT技术发展到足以让网民把技术当做载体来表达自己思想时,“创造”和“分享”便成为了可能。
谁没使用过维基百科?谁没查过百度的词条?一种被称为“认知盈余”的新型知识聚合体,开始走进网民生活。
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他的新作《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即工作八小时之外的时间)看成是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那么,这种盈余将会有多大?”
从这个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认知盈余,其实就是认知的一种聚合体。所有网民在自由时间里可以进行的知识聚合,把这种知识的聚合体以网络的形式加以放大,同时这种分享也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如今在网上火热的“可汗学院”,就是 “认知盈余”这棵大树上结的果。用“维基百科”、“百度词条”一搜索,方可知该学院是“一人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35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可汗学院的出现,使更多网民把自己的自由时间分配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庞大的选择将会促进这种集体行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网民合理将自由时间的价值最大化,从而延伸网络参与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增加拥有的物质财务固然有益,但增加知识量所带来的改变将会是革命性的,而通过网络聚合认知盈余,不仅体现了便捷,更加体现了时代性。也正是这个原因,更多的网民愿意参与其中,参与到知识分享的过程当中来。
网络让我们最终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阔,广阔到疯狂的地步。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变得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让所有的网民行动起来,增值自己工作8小时之余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