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12期

50%股比的突破之门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24:36

  50:50,这个在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一直存在的法则,也许到了该放开的时候了。

  合资企业发展这二十几年的实际表现表明,50%的合资底线并没有帮中方取得决定权,外方实际上长期以来掌控着包括研发、采购、营销等核心部门组成的企业控制权,股比的限制并没有起来实质性的作用。

  但归根到底,单有股比限制是没有意义的。股比限制能不能起到作用,还要看中方是否有独立的造血功能。如果除了合资板块外还有其他强力倚靠,自然就有了跟外方讨价还价的本钱,否则独木难支。

  以最近出镜率特别高的上汽为例,先有通用向上汽转让SGM股份,继而上汽支持通用增持SGMW股份,再而上汽或认购通用股份,这其中都在释放着一种信号,那就是上汽开始主动出击了。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调整,一方面是股东之间在微车这块利益上的博弈,另一方面也是其最大股东上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首先是获得上海通用51%的股份即控股权,其次上汽与通用双方各以50%股份成立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印度市场为起点,共同拓展亚洲新兴市场,再结合今年8月中旬上汽与通用共同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这一系列的事实无不显示一个新的汽车联盟正在形成。

  上汽在与通用的博弈中能如此从容,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作为最早尝试合资的国内汽车企业,上汽最令人称道的是建立起了自己完整的配套零部件产业链。实际上,国内其他汽车厂商的近些年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

  其二,上汽自主品牌发展板块发展迅速。荣威、MG等早已形成长期作战的产品储备序列,上汽并非没有合资板块就会断血。而通过近年积极的内并外收,重组南汽,持股双龙,上汽的全国战略和全球战略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一个庞大的“上汽帝国”正在隐隐浮现。

  其三,与合资方互享优势。上汽一方面通过与通用共建泛亚技术中心来搭建共同的研发平台,另一方面在通用需要支持的研发经费上,共担研发动力总成,实现“资金换技术”。

  上汽和通用在合资比例上的视野与姿态,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样板,两个原本体量差距很大的汽车集团,只要都持发展的眼光亦能将股比限制演变。所以关于上汽认购通用股份一事,只要美国国会能够通过,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因为他们知道,在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及新兴的亚洲市场的争夺中,通用少不了上汽这个伙伴。

  当然上述只是硬币的一面。同样是上汽旗下的合资公司,上海大众的风格就完全不一样,从上海大众的组织结构上就可以看出,外方大众基本占据着关键部门。中外双方的对比中,中方上汽基本处于守势。如何去破这个局,也许需要更多的智慧,是否上汽和一汽能有合作的可能,毕竟,要是这三方坐在一起形成“中-中-外”的格局中方应该是有优势的,更何况大众内部也存在让南北大众统一的可能性。

面对未来股比放开的挑战,国内车企特别是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东需要有足够的紧迫感,至少可以从上汽与通用博弈的案例上能有所借鉴,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自主品牌,二是加紧对外方的技术吸收,三是通过国内的企业重组或是合作,增加与外资方博弈的筹码,毕竟合纵连横咱是轻车熟路。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