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12期

标致,201岁与25岁的纠结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25:12

  标致开始积极寻找与中国之间的共通性。在标致200周年展出暨概念车EX1中国首发式上,标致家族的第五代传人、现任标致品牌市场与传播总监的标致·夏伟业称:“我们的目标从未像现在这样聚集在中国,在未来几年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标致第一大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从品牌传播到赛事营销,甚至搭上中法政府互访的顺风车,标致不放过任何一次能够一露头角的机会,去向中国的消费者倾诉200年的悠久文明。

  显然,200周年对于标致不仅是一个历史,也是与中国拉近距离的一张牌。但其是否能够如愿呢?这个高格调的艺术家,渴望在一夕之间便可得到中国受众的悦纳,借以弥补过往的种种错过与缺憾。

  

一段历史,几瓶红酒

  

  如何打动中国,这对于法国人来说一直是个不解的谜题。因为很多时候,中国人是软硬不吃的。同样,他们的喜好也令人难以琢磨。比如曾经的经验之痛:昨天还喜欢三厢车,今天就转向两厢了。这使得标致早两年在中国推出的车型总是“赶不上趟儿”,再加上法国人对自己格调的过于自信和坚持,饱尝滑铁卢之殇自然在所难免。

  而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大不同,令标致必须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地去做出改变,迎合它未来最大的客户群。你能从它这一年来推出的车型看到,标致在努力改变。从产品上来看,无论从已经上市近一年的408,还是刚在巴黎车展上展出、明年将引入国内市场的508,都可以看出标致在向中国品位无限靠近的努力。

  相对来说,200周年就是标致大搞品牌传播再好不过的平台。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围绕着200周年的盛事,标致就在逐步铺开一系列的品牌传播,而200周年的展览搭载概念车EX1的中国首发,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不过,官方所赋予它的意义则颇为深刻:标致自今年1月8日起发起的全球性的200周年庆典活动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标致在中国举行的系列活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为盛大的一次活动。

  当然,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11月4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法国,参观了作为法国企业代表的标致公司,这成为标致人的骄傲。在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赫然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接受标致雪铁龙集团的新能源汽车的介绍》的新闻,其中介绍:胡锦涛主席观看了将于2011年在欧洲上市的标致3008 HYbrid4,以及正在接受预订的电动车标致iOn和雪铁龙C-Zero。而作为难得的一次与中国最高国家领导人的会面机会,菲利普·瓦兰先生不失时机地表示标致雪铁龙集团要在中国大幅降低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并不无诚恳地表达了集团希望在中国与其中方合作伙伴运用充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愿望。

  不过这一基于政府互利基础上的与会,却未必能够给标致企业带来实际的效应。或者可以这样说,政府互利的基础在于政治博弈,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成与败还是要看市场的认可度。毕竟,法国总统萨科奇精心准备的代表不同年份深意的红酒是换来了中国政府200亿美金的空客大单,这样的效应在普通企业的身上无法实现。

  

创意更本土

  

  如果说政治挂靠营销是太不靠谱儿的事,那么标致在中国需要加大马力的仍旧是市场营销。而作为汽车企业,不可免俗的,总是离不开体育营销与公益营销。

  就目前来说,在这两方面即有标致家族参加的勒芒洲际耐力赛、东风雪铁龙赞助的中国羽毛球队,以及雪铁龙的红蜡笔爱心活动等。相对来说,它们的出现都给标致及雪铁龙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比如勒芒耐力赛这个世界顶级的汽车赛事,其更为吸引人眼球的是对决的两个主角:标致与奥迪。2010年勒芒系列赛将比赛的其中一站首次搬到中国来,即是中国车迷观战二者直接对决的一场盛宴。相对来说,尽管标致是勒芒几乎当仁不让的历史宿主,但较之于奥迪在中国的名气,反倒需要借助奥迪来聚集人气。

  但显然这也是绝好的噱头,尽管标致与奥迪此前在法国的勒芒小镇你死我活地拼过不知多少次,但在中国,这还是第一次。以往的对决,最初以标致领先,1938年标致402Darl'mot跑车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上世纪90年代初标致也曾凭借905连年称霸,但此后标致暂时退出勒芒耐力赛,1999年以后,这一霸主地位基本被奥迪取代。标致于2007年带领旗下908HDi FAP重返勒芒时,两大宿敌之战旋即成为最热看点。而在11月7日结束的2010勒芒杯洲际赛珠海站上,标致908 Hdi得以如愿地获得了年度最后一项赛事冠军。据称,这也是继英国银石、美国亚特兰大之后,标致908荣膺三连冠。

  实际上对于标致而言,斩获三连冠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但正因为在中国珠海的这一战,作为奥迪宿敌的决战一役,让标致的人气暴升。这几乎是标致自己都没有意料到的。就此而言,这是个或许撞到了点子上的绝好创意。将这运气转化成可以掌控的创意,是标致以及其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标致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相对于这些有所附着的实体营销,标致的广告创意则更需要本土化。尽管众所周知标致雪铁龙在国际上的广告都以极具个性而著称,在标致200周年展出的广告片中,都是引人入胜到爱不释“眼”的。而笔者也曾在大学的图书室看到过一则标致雪铁龙的广告创意,其震撼之感一直停留在记忆中,经十余年而挥之不去。但与产品一样,在远离了西欧本土的中国市场,这样显然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让中国人看得懂,用得也痛快,还是最重要的。

  故此,在标致雪铁龙逐步加大在华营销力度之时,如何在营销和广告创意上更加本土化,是其将要仔细研究的一个方向。

  

消除“距离感”

  

  当然,青山易改本性难移。相对于其他任何东西来说,气质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降低格调。尽管从产品、营销到品牌建树等一系列的大手笔运作,体现出标致在迎合中国市场方面的诚意,但是,对于高标准的标致而言,降低格调仍旧是很困难的,尽管在全球经济飘摇不定的今天,为了销量、为了利润,没有任何一家车企会说“不”。

  而很明显能够看出来标致对于格调的坚持,集中体现在了200周年中国展。无论是其200周年展的选址上,还是之后与清华大学师生进行的艺术研讨上,标致对于中国市场的要求都是“中国最优”:最特别的展场,最优秀的人群。说到展出地址的选择,显然这是标致相当自豪的一点:北京极富创意先锋格调的“艺术8”。事实上,尽管“艺术8”位于北京CBD的中心地带,知名度在文艺圈儿内或许还不错,的确它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的带有标致气息的艺术感,时尚而淡然,但即便是对于稍微懂点儿艺术、玩点儿情调的大众消费群体来说,它也并不比火得一塌糊涂的798更为人所知。追溯历史渊源,实则它是由一中一法两位友人共同创办的,选址在此立意确乎很好,一则以代表中法友好的情谊,二则以代表标致的艺术特质,可谓是“一石二鸟”之举。但却始终脱离不了小众之感,难免给人以这样的感受:标致即是艺术,与之近者必是高格调之人,那么拜托,俗人勿近。

  很显然,这样的艺术,却无形中把更多的“普罗大众”挡在了门外。而实际上,标致想要吸引的也正包括这样一群有着潜在消费实力的“普罗大众”。而在设计上,标致的设计无疑是其引以为傲的。这也是标致一直不甘于低头示弱的底气所在。但这或许更是其与中国本土的“距离”所在。尽管吃到了苦头的标致雪铁龙,也学会了在本土的车型修修改改以适合于中国人的口味,但实际上,法国人骨子里追求的还是设计的高层次感。拿概念车EX1来说,这概念绝对玩得不一般。尽管对于标致而言,它的确是一款足够“献礼”的纪念性车型,一如它的设计者维达尔所言,“EX1是一款概念车,在设计方面走得更加彻底,主要的努力是使设计非常完善。”但其过于前瞻的各项性能至少在一段时日内让中国的消费者只能够远远地观望。在此前提下,一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无论破多少项纪录,在无法达到量产的情况下,其最后的结果都无外乎要么作为赛车进入比赛,要么作为纪念进入博物馆接受瞻仰。

  那么如此,无论是巴黎车展上已然亮相的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508,还是东风标致总经理齐默尔曼声称的明年年底面世的神秘车型,都是撕去了法国本土标签、西欧标签的“中国式”法系车。显然,要迈过这个坎儿,需要很大的毅力,而法国人迈得并不轻松。

  由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必须致力消除的是“距离感”。尽管,高雅与世俗是如此相悖的两个概念。但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有品牌知名度、有市场占有率的高端又或是个性企业来说,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他们必须要做好的功课。当然,可喜的是,就现在的标致和雪铁龙而言,这只是“距离感”,而已非“陌生感”。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