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葳漪专栏】“汽车杂志”媒体人的气质,是?

作者:
刘葳漪
时间:
2023-02-07 07:50:27

 

他们缺乏左右逢源的兴趣,他们更没有长袖善舞的心机。

 

 

作者丨刘葳漪

 

2022年11月初,别克世纪在北京的发布会上,几年未见的老朋友终于得以在线下重逢。

 

“嘿,来啦!”转头一看,是《座驾》的尚红昕老师。

 

“好久不见。你也不用微信,都不知道你平时干吗呢。”

 

“有事儿您随时打电话,确实,不怎么用微信。”我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歉意。

 

“没事儿,就是觉得跟你聊聊好吃的,是一件特开心的事儿。”

 

“尚老师,等疫情踏实了,咱们好好约一道,您点地方,听您说怎么选馆子,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想起有一年,去位于安徽的广德试车场,我们一起在木子山庄吃晚饭,尚老师对美食的独到见解,令我印象深刻。从鱼鲜在扬帮菜、锡帮菜、本帮菜,以及浙江、绍兴等小帮菜中的迥异,到上海“老土地”家常菜的调料用法,言语中都充满了对地方文化的独到见解、对美食茶饮的热忱。

 

一个真实的、谦逊的、温暖的、让人如沐春风的人,是我对尚老师的印象。

 

跟尚老师的饭还没来得及约上,却得到噩耗。1月中旬,尚老师因病突然逝世。尚老师还年轻,距离“去世”的预期年龄相差甚远,印象中,他把变幻无常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整个人葱郁且舒展,突如其来的消息真是令人扼腕。

 

平时连业主群都不进的我,加入到了王光老师组织的一个媒体群。这个群的规模有50几位,绝大多数都是曾经供职于汽车杂志的媒体人。虽然我并没有在这个群里多说什么,但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大家都表达着对尚老师的怀念,以及对尚老师家属的关切,扑面而来的诚意,就像凛冬中的暖流。

 

 

直到今天,我依然非常非常喜欢有“汽车杂志”气质的媒体人,用了两个“非常”,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充满敬意。

 

他们对产品的关注、对测试的偏重、对性能的字斟句酌、对竞品的横向比较……让他们完全区别于那种在招待晚宴上非要和大佬们坐在一起的“媒体”——甚至对于自己坐哪桌、哪个位置都要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地抱怨,更和那些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值,就跃跃欲试地计划公器私用的“媒体”高下立见。

 

他们从来不会孜孜以求地交换微信,目的单纯到仅仅是为了拉关系;更不会像某些“媒体”在一个采访前问东问西但通常都是人事八卦……他们缺乏左右逢源的兴趣,他们更没有长袖善舞的心机。

 

具有“汽车杂志”气质的媒体人,更愿意接触技术人员,探求产品研发过程的很多细节。

 

每每,在从产品观感到传播建议中,他们的真知灼见(不是嘘寒问暖,不是溜须拍马)都很坦诚,实话实说,并不考虑你的虚荣心,也不怎么顾忌坐在对面的人的所谓级别。相比竞品,他们说的都是你们哪里不好哪里有缺陷,鞭辟入里,简洁坦白。

 

 

有些人和你疏远,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没有他可以利用的价值;如果偶尔还联系你,并不是惦记你,而是打探一下你有没有新的利用价值——所以,不必太上心,也不必太较劲。

 

有“汽车杂志”气质的媒体人不一样,他们很真,不装,不端着,有一说一,有事儿说事儿,没有玻璃心,很多人很久不见,一见面,还是那么高兴,还是那么亲切。比如,明天,想到要和一家汽车杂志的主编在紫竹桥一起吃个北京菜,就有那种“春有新绿,夏有清凉”的期盼。

 

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天——我不用微信,从来不觉得是损失。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和一个个人格独立、逻辑健全的人,面对面地打交道,最是享受。【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