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为了未来 国企请改变吧

作者:
裴达军
时间:
2014-12-22 14:53:01

  靠行政和市场双重力量衍生的国企,在下个30年内,能不能应对来自全球经济的挑战?在国家调配资源和行政管控的襁褓里喂大的国企们,能否经得起更加开放的市场挑战?

  老杜其实一点都不算老,也就35岁。叫他老杜是因为年纪虽不大,却经历甚广,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从大学经济专业毕业至今,已经11年了。毕业这么多年,他从没脱离过汽车行业,在跳槽所换的工作中,所供职的3个单位,都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这么多年,自己也染上了一些国企‘色彩’的毛病,想改也改不掉。”老杜告诉《汽车人》。

  从山东到北京再转战湖北,老杜所工作过的3个国企都颇有规模,其中一个甚至是特大型的国有汽车集团,他的职位也从刚毕业时的市场专员做到销售部长,再到后来的区域市场总监。由于一直从事销售工作,和公司上层接触比较多,多年国有企业的“熏陶”,老杜觉得自己“学”到不少,在我们的追问下,老杜爽快地答应聊聊自己在国企的经历。老杜是山东人,直爽豪放,有什么说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激烈的情绪,尤其是在说到愤怒之处的时候,他语气激昂,言辞苛刻,一些不客气的语言脱口而出。

  

  “受够了国企作风”

  实际上,老杜自己并不是想一直在国企待下去,主要是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歪打正着,进入了国有企业,然后经历数次跳槽,却恰好都在国企工作。从毕业进入汽车企业以来11个年头,亲眼目睹了不同企业的“内乱”,在这些大小各异的国有企业中,用老杜的话说,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运营管理混乱,企业搞领导个人崇拜,以领导的个人喜好、兴趣和良心来代替现代企业制度,之所以还能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主要是过去竞争还不是太充分。

  刚毕业进入的是一家生产卡车的企业,在这个企业,老杜待了3年,最后实在无法忍受内部的“腐败”才跳槽。后来再跳了两个汽车企业,用老杜的话说,国有企业的毛病,可以概括为3个字:“乱、黑、散”。

  “‘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什么东西,纯属扯淡!”当记者谈起多年来中国所倡导的企业改革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老杜有点愤愤不平,在他看来,那都是走过场,摆摆调子而已,因为在国企,永远是领导凭个人好恶决定一切。“问题是,领导犯了错误,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没人管啊,地方的企业和中央的企业一个样,做不好的话,说不定出去再干个市长、局长之类的,他们就是一半政治人物一半企业家啊。”

  老杜举了一个例子,刚毕业进入的卡车企业,内部管理不是一般的混乱,自己和许多同一时期招聘而来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被兑现当初的培养承诺,上百名招聘来的大学生整整实习了一年多时间,就是坐在办公室看资料,根本不提培养方向。为了一个新项目,他们把培养的重点放在招聘的社会人才上,后来的结果是,这个项目搞了不到两年就失败了,招聘的社会人才一个个流失,而和自己同期来的同学80%辞职而去。

  “这就是最常见的浪费现象啊,决策失败,担罪的都是下面的小头目,人家大领导还有可能偷偷地竞选副市长、区长呢,你说企业能搞好吗?”老杜当初就职单位的一个总经理,就曾经连续两年竞选该市的一个区长,但不知什么原因都没如愿,“一个企业家如果成天想着当官,成天想着的不是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是给自己弄政绩,这个企业不可能好。” 老杜抱怨。虽然自己坐上了区域市场总监的位置,但国企领导的作风还是让他觉得很不爽。

  谈到这里,《汽车人》问及他怎么看待中国国有企业的未来30年面貌,老杜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认为,国家一直强调经济方式的转变,未来30年,企业竞争将更为激烈。尤其是国有企业,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想要什么资源就有什么资源,如果不自身努力还居高临下,不改变效率低下和机制混乱的弊端,单靠领导的一张嘴向地方、向中央提要求的国企,必定会被淘汰。

  

  考核!机制!在哪里?

  “最受不了的是领导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方式,我受够了这样的领导。”老杜说,至于什么科学机制,他觉得更多时候都是领导嘴里的调子。从小方面讲,领导可以随意改变他们早已制定好的项目方向,不给员工“申诉”的权利,有的大型企业还不如中小企业,决策朝令夕改,不知所以;而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企很难弄明白该向谁负责的问题,工作好坏没有具体的考量标准,缺乏有效实际的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

  “干不好可以去当官啊,还说不定将来是谁管谁、谁考核谁呢!”

  老杜的“不满”,更多是他的个人感觉,或许有些方面比较极端,但或多或少都能看出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任何热烈的庆贺和自豪感,和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起来,都不算过。但是展望未来,尽早为下个30年做好准备,也许更为重要,因为,未来一点都不轻松。

  一个社会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必须和这个社会发展、进步水平相适应相匹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跨入世界第一流位置,但是很难说中国有国际顶尖的企业和真正市场化的企业家。

  “国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这是最大的需要。”一位曾有着民企经验、现在某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工作而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高层人士这样认为,中国有很多人才在国企,但很多时候,国企的经营者最为关心的,可能不是企业的长治久安,而首先会考虑在自己在任期间的业绩,因为这是现阶段企业对他们的评价标准。国企人才为何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就是激励和考核机制的缺乏。

  的确,现在的企业考核离不开一年的产销、收入和利润,这些是衡量一个企业和企业领导者的最主要指标。在当前的国有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实际考核并未得到有效开展,而且,企业内部各工作团队尤其是总经理、董事长的责任界定大多模糊不清,这是国企多年沉淀下来的弊病。一位资深专家告诉《汽车人》,现在的国企考核存在一个很普遍的误区,即人事部门负责实施业绩考评,组织部门负责实施党组织系统的考核,二者相互扯皮推诿,谁也不负责任,而对于国企领导经营的失误、错误责任,没有惩罚,只有奖励。

  “实际上,发达国家也有国有企业,但是它们有严格的奖惩措施,做不好的将严格惩罚,甚至动用法律,而我们搞垮国企的领导、经营者又有几个被追究责任了?”这位专家反问道。

  

  双重力量的衍生物

  下一个30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融入世界,中国要领跑世界,更大的压力将会袭来,中国的企业,远不是前30年所处的竞争环境和生存法则,经济体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下个30年,国有企业种种弊端会否还有生存的土壤,如果没有,那么将需要经历怎样的变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的,而是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企业领导、经营者之间的角逐,一个领导人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面貌和风格,所以,未来直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是企业家和他所在的企业及产品。

  产品是客观的因素,是由企业和企业家决定的,在未来全球竞争中,需要的是真正的国企和企业家。而现在,国企在许多方面都成为了一些集团利益的附属品,责任和权利混淆,造成浪费,效率低下,占有资源和利益,很难说它们就是真正的国有企业。比如一些汽车国有企业集团长期占有大量资源、资金而碌碌无为。

  伴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企匆匆改制,地方和集团争夺利益,国企成为“四不像”,计划和市场似乎都不是它的规则,在这种环境下,国企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领导、经营者也就成了几种不同角色的扮演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真正的企业家。在汽车行业里,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他们从国企领导岗位步入政界,或者从政界空降到企业,无论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成败与否,都来去轻松,潇洒自如,因为他们的背后,有难以说清的利益载体。

  问题是,靠行政和市场双重力量衍生的国企,在下个30年内,能不能应对来自全球经济的挑战?在国家调配资源和行政管控的襁褓里喂大的国企们,能否经得起更加开放的市场挑战?

  不行就变吧,没错,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摆上决策者的案头几十年了吧,靠内部的制度、法律还是天才的经营者?抑或是国家仍旧出来保驾护航?可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世道不一样了,必须学会适应,这是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必须思考的话题。

 

链接

十问下个30年之国企体制

 

《汽车人》:毕业了一直在国有汽车企业干,为什么?

老杜:我实际上刚毕业那时候也一点不懂汽车行业,找工作的需要嘛,就撞到了汽车这个行业上,而且那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末,还基本上没有什么汽车民营企业。

《汽车人》:你觉得在国有企业干好吗?

老杜:相比较而言,压力确实小点,因为平时不是很忙,尤其是刚工作那几年,就是很普通的员工,节奏比较慢,没有多少事做,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是虚度时光了,嘿嘿,没办法,那时候工作就是这个样子。

《汽车人》:现在在国企干你感觉怎么样?和过去一样吗?压力大吗?

老杜:当然不一样了,这几年汽车竞争非常激烈了,大家都想买车,关注多的是私家车,实际上卡车企业也是这样,现在全国卡车企业也很多,不行的都完蛋了,你看春兰、美的等造卡车客车都不行了,所以留下来的比较强,市场也越来越难做。

《汽车人》:听你抱怨,对在国企工作还是很有意见?

老杜:不知是不是中国企业的通病,也可能我没在民营或私营企业干过的缘故,不知道这些企业里面是什么样的。

《汽车人》:那你心中的国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老杜: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过去大家都落后,没参照物,现在不一样了,不但中国人,外国人都在看着中国企业中国车,你造车的水平要想好,企业管理、企业素质一定要好。

《汽车人》:你觉得为什么不好?

老杜:说大了是传统体制造成的,说小了是许多领导不是东西,没人管,可以随意干,失败了不担责任。

《汽车人》:我们在做未来30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变化的期待专题,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变化?

老杜:那肯定的,不变就完了,变得少的也就完了,不是大家都讲兼并重组嘛,就是这个意思,需要变化的不光是我们的产品做好点,能卖到世界上去,还有就是我们自己企业内部的东西,就是管理、决策的科学,有人管,需要监督。

《汽车人》:你觉得对经营者的考核机制重要吗?应该怎么考核才有用?

老杜:是啊,我说过了,干得好坏没有考核标准,即使有了谁去考核?一般国企都是地方的利税大户。

《汽车人》:那该怎么办?

老杜:都讲体制,这是很重要,但体制靠什么保障?不是个人好恶和道德,也不是天才和英雄,而是法律,不要光奖励,也要惩罚。

《汽车人》:国企的未来你觉得怎么样?

老杜:这个话题太大了,但是我觉得骂归骂,中国的发展还是阻挡不了的,许多问题越来越明显了,办法也就越多了,肯定没问题,这是趋势。(老杜系某国有汽车集团市场区域总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