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2 > 2012年第11期

凌云“出海”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6:07:39

作为凌云集团董事长,李喜增一直觉得带领凌云集团“走出去”是自己的使命,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为中国兵工)旗下的子公司,凌云上世纪80年代从大山沟里搬出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这家企业工作已经42年的李喜增“走出去”的渴求一如当年。

不久前,李喜增终于一尝夙愿。9月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北方凌云集团联合收购德国凯毅德(kiekert)公司100%股权项目在德国顺利完成股权交割。据悉,本次收购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持有凯毅德公司55%股权,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公司持有25%股权,天津鼎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有20%股权,凌云集团实际成为德国凯毅德公司的控股股东。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尹家绪亲自前往德国参加了股权交割仪式。尹家绪告诉《汽车人》:“这对于兵工集团来说也是第一次海外收购,而且我们收购的是一家有核心技术、资产状况良好的企业。”

这确实也是凌云集团此次收购的主要指导思想,兵工集团强调“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凯毅德是否拥有未来竞争的核心技术”。

当然,从财务角度来看,这次的收购也非常成功。凌云集团总会计师郑兴国表示,凯毅德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5.34亿欧元,净利润1660万欧元。1.45亿欧元的收购价格是非常合算的。

完成这样一次成功的收购之后,李喜增用“平和”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而郑兴国以及参加了整个收购过程的办公室主任王书冶都感慨万千,不断地摇着头说:“太不容易了,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进行不下去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收购失败。”

尽管凌云此番收购凯毅德过程曲折,不过结果却令人欣喜。与此同时,这桩收购案也带来了诸多启示:在当前汽车业整体低迷同时成本压力却与日俱增的情况下,零部件成为整个产业链中最为脆弱的环节,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发展机遇成为当前行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不一样的收购

无论是兵工集团还是凌云集团,“我们一直谋求‘走出去’。”李喜增透露,这个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企业现在已经在全国23个省市布局,拥有数十家子公司为各地的汽车厂商配套。现在他们的眼光已经投向了海外。

在收购凯毅德之前,凌云曾经接触过另外一家德国零部件制造商,尽管其业务与凌云旗下的亚大十分吻合,但是李喜增表示:“我们感觉这个企业已经没有后续发展的潜力了,最后放弃了。”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尽管对于“走出去”有着强烈的渴望,但是凌云保持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正是因为谨慎,此次收购凯毅德让凌云最终实现“走出去”的梦想,离现实更加接近。

凯毅德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门锁制造的企业,主要给奔驰宝马等中高端车企配套。李喜增在接受《汽车人》独家采访时表示:“此次收购一方面意味着我们向高端转型;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平台。”

同时,与以往我国车企海外收购时喜欢瞄准即将破产或者出现问题的企业不同,凯毅德在2007年左右出现问题,由Bluebay基金接手,通过5年的调整,凯毅德从2010年开始好转并盈利,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34亿欧元,净利润1660万欧元。

李喜增颇为自豪地说:“有好多企业的并购是买了一个子公司,其研发设计的能力在总部,某一阶段的研发能力是有的,但后续再发展的设计能力没有;还有的公司技术是外来的,买的专利。凯毅德不是这样。”

据了解,凯毅德的研发实力雄厚,拥有专利840多项,其研发投入一直占企业收入的4%以上,这高于行业3%的平均水平,并未受到出售转手的影响。

在收购过程中,凌云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因此规避了很多潜在的风险。在管理方面,凌云也稳定住了现有的管理团队,主要通过监事会进行战略和经营目标管理,并不参与实际执行。

这次收购经历了种种波折。从2010年开始接触到今年3月份签约,历时较长,曾对员工队伍和客户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时发生了两件事情也扭转了凯毅德对我们凌云的态度。”李喜增对《汽车人》讲述了两个细节:由于当时企业员工对于收购进程并不了解,在一段时期内人员出现了动摇,其中有一个对于公司研发很重要的人辞职了,这个人从事车锁研究20多年,在客户中很有威望,被称为“车锁之父”。他的辞职对公司的打击、对公司内部的稳定,对客户的影响非常大。

李喜增决定在没有完成收购的情况下,与凯毅德的中层员工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从那以后,从高管到员工,没有辞职的。”

在员工队伍发生动摇的同时,凯毅德外部的客户关系也受到了影响。原有的奔驰宝马、大众、克莱斯勒等多家客户停止了与凯毅德正在共同研发的项目。李喜增又陪同凯毅德公司董事会成员拜访客户,在经过充分的交流之后,“这些客户很支持我们收购,认为我们的战略与他们是相符合的。”李喜增告诉《汽车人》,“从此之后,凯毅德人员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这些看起来有些戏剧性的细节最后却成为凌云成功收购凯毅德的关键因素,在这些交流过程中,凌云获得了凯毅德高层包括工会的支持。李喜增表示,经此一役,他已经和凯毅德的工会主席私下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诸多收购案例中最常见的工会抵制现象,在此次凌云收购凯毅德期间并没有出现。这成为收购成功最关键的一环。

双方互相借力

此次收购无论是凌云集团还是凯毅德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于凌云而言,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走出去”的平台,现在凌云已经有了具体而现实的规划。

据了解,10月10日,大众在其总部狼堡召开零部件展,作为大众的供应商凯毅德参展,而其中一半的展位留给了凌云。“由我们派两个人,把凌云现有的给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给国际品牌配套的、有档次的零部件也展出去。通过这个平台,进入国际采购体系。”李喜增认为这是一个推介凌云的渠道和平台。

今后这一战略还将继续深化,凌云正在考虑派驻工作人员在凯毅德总部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跟随凯毅德推广凌云的产品,并考虑通过凯毅德代理甚至是加工来进入高端车企的配套体系。

李喜增表示:“实际上,我们的好多产品是有出口潜能的,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是有竞争力的,惟一的不足是在海外没有人员,没有机构。”在拥有凯毅德这一平台之后,李喜增认为可以在合作模式上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譬如由凯毅德代理销售,或者在凯毅德进行加工等方式。

“这些都可以扩大凯毅德的品种范围,使其综合实力得以提升,这和凌云也是一种双赢。”

对于凯毅德来说,凌云是一个好靠山,根据凌云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凌云在汽车金属零部件占据国内33%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汽车管路系统在国内卡车市场占据70%以上的份额,稳居第一;汽车橡胶管路在国内相关市场位居前两位;近几年,累计获专利授权152项,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40项。

在管理方面,凌云集团在1987年就成立了兵器系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有比较丰富的合资合作经验,形成了灵活的市场机制与包容的企业文化。

因此,凌云借力凯毅德“走出去”的同时,也能够为凯毅德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帮助。凯毅德在中国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到10%,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不能与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相匹配,借助凌云遍布全国的布局,凯毅德可以进入到更多新客户的视野。

今年6月份,凯毅德在常熟的工厂举行了二期扩产的奠基仪式,根据凌云的意见,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凯毅德在中国也将加大研发的能力,开发适合中国的中低端产品。

因此,于凯毅德而言,凌云相比此前的基金公司将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凌云可以真正进入中国这一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

相比其他跨国公司以及本土企业,凌云和凯毅德这样的合作模式将更具竞争力。相比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凌云能够实现更低的成本;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借助于凯毅德,凌云的品质以及利润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此次收购对于兵器集团和凌云集团而言都是第一次,并且意味着全球化布局的开始,对于行业而言,此次收购也极具借鉴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零部件行业转型升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元素受追捧

  事实上,当前欧洲债务危机仍不断发酵的形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海外收购的机遇。

  路透社报道称:“很多热切期盼发动机、刹车和传动装置等技术的中国企业正聘用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和律所,以研究可能的并购交易。”

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这股海外收购热潮也引发了咨询公司和投行的普遍关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Michael Jiang也对媒体表示:“我们为数家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这些企业正积极寻找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并购的机会。”

罗兰贝格调查显示,2011年国际零部件行业的趋势是,来自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战略投资者在汽车零部件全球并购交易市场上越来越积极,增长特别迅速,这从德语区(德国、奥地利、瑞士)并购市场的发展中得到明显体现。现在,在汽车零件任何主要的并购交易中,至少有一家中国投资人参与其中。

近年来,引发行业关注的案例主要有:吉利收购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北京京西重工宣布收购德尔福的相关设备;中航工业汽车与北京亦庄国际联合收购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宁波均胜收购德国微控制器生产厂商Preh等。而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制造商万向集团也很活跃,过去数年来在北美、欧洲和澳洲收购了逾20家公司。

出现这样的趋势,除了中国车企的热切之外,尽管中国汽车业目前处于较为低迷的时期,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发展前景仍被各跨国车企看好,被中国企业收购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不过这股海外收购该热潮也正在逐步回归理性,以凌云为例,在海外收购时,国内的零部件车企会进行更为详细的尽职调查,以规避风险,同时也更加全面地衡量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收购。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美国汽车业的复苏,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并购机会也在逐步减少。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警示,海外并购之后的管理将成为挑战,“达成交易是一回事,而成功管理公司则是另一回事,”一位咨询公司人士告诉《汽车人》,根据统计,并购案里面75%以上是不成功的。罗兰贝格大中华区副总裁沈军表示,不成功的原因包括战略目标不明确、过度竞价造成收购价格被不合理地高估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缺乏有效的措施,造成重要人员的流失等。

尽管风险重重,但是海外收购仍然被寄予厚望,这被认为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做强做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自主做强路径

就目前来看,中国汽车业中自主品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产业链的上端,中国的零部件车企同样状况不佳,汽车业中“散乱差”的状况在零部件业中更加明显。

据悉,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但真正达到规模要求的很少。同时,本土零部件企业普遍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趋同,并且技术含量低,尤其缺乏轿车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令人尴尬的现实是,本土零部件企业占了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而销售额却只拥有20%,并且90%集中在低端。

另外一个数据是:中国10家最大零部件制造商中有7家是外企,中国1600亿美元的汽车供应市场有70%为外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一个明显的对比是,汽车零部件全球龙头博世2009年营收近500亿美元,而中国没有几家业内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市场日益重要,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在建立必要的规模方面汽车供应行业略显落后。”

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同时因应质量和排放标准上行,并寻求更高的利润业务,中国零部件企业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但是资金和规模的差距令这些企业从零做起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依靠低成本扩张,研发经费不足,缺乏创新,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仅为0.6%,无法形成开发能力。

同时,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汽车行业要实现做大做强,从根本上要实现零部件的系统化和高端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外收购成为了一种捷径。

渤海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冯冲表示,目前,国内的整体零部件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从掌握技术的角度来说,与其收购海外整车企业,不如并购关键零部件企业。此外,相较于海外整车企业的劳资问题,零部件企业相对较简单,收购后运营也更顺畅。

同时,在收购的过程中,如同凌云一样,中国车企开始更多地评估其真正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这种逐步理性化的趋势为中国零部件业真正拥有核心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一直处于汽车业背后的零部件业决定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推动和鼓励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问题。此次,凌云收购凯毅德给行业带来了这样的启示。

配文:李喜增:零部件是“停不下来的行业”

《汽车人》:在此次收购凯毅德的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李喜增: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凯毅德出现客户危机的时候,他们的董事会成员陪我们走访客户,一圈下来之后客户关系稳定住了,凯毅德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德国企业文化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因此之前对待我们的收购时比较敷衍的,随后经过沟通和了解之后,他们对我们充满了期待。

《汽车人》:您认为现在是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的一个好时机吗?

李喜增:现在确实是海外收购的一个好时机,因为欧洲的债务危机让很多零部件企业遇到了问题,在报价方面可能会比较低。但是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也要注意,譬如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如果收购回来反而会是一种风险。

《汽车人》:您如何看待当前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李喜增: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是起起伏伏,我们企业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从年产30多万辆到2000万辆的一个过程,在这中间也有过曲折。因此,现在我们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和零部件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应该说成长性还是非常好,我们认为现在反而是零部件企业战略布局的大好时机。

《汽车人》:凌云现在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汽车集团,但是在日韩系车企中,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都有隶属关系,您认为什么样的模式更好?

李喜增:我认为零部件企业不能隶属于任何一个整车企业,也不能依附于某一个集团。大家都知道德尔福曾经隶属于通用,但是后来发展遇到了危机,其传动部分业务还出售给了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在德尔福独立之后,才赢得了除通用之外其他的客户。在未来全球化挑战中,经历了丰田召回和日本地震之后,即便是日韩系零部件配套相对封闭的企业也开始转变。因此,我们凌云坚持的路线就是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整车企业,坚持独立发展。

《汽车人》:您在凌云已经工作了42年,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喜增:最大的感触是,零部件是一个永远都停不下来的行业,就像童话故事《红舞鞋》一样,穿上了就要一直跳舞,无法停下来。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不发展就是倒退,尽管每年都在挣钱,但是永远也都没有钱,因为一直在不断加大投入。

(作者/安丽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