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4期

汽车产业政策需要“松绑”

作者:
时间:
2009-04-28 13:13:11
黄超专栏
  发布近5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终于要修改了。工信部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不管最终修订的产业政策是否尽如人意,至少公开征求意见这个举措本身是一种进步,这说明政府更注重民意,政策的制定不再闭门造车。
  从现在各方发表的意见来看,很多都集中在批评原产业政策大而不当上,认为缺少细则,难以落实。这当然是事实,不过笔者认为,这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汽车产业政策的根本思路需要彻底改变。
  
  原有政策干涉过多
  产业政策是偏重宏观层面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但从1994年和2004年两个政策来看,笔者认为管得太死太细,最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上,尤其是内资企业进入汽车业。
  上世纪90年代政策限定汽车业以“三大三小”为主,也就是说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3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3个轿车生产点(三小)。
  在这种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政策引导下,内资企业进入汽车业的大门几乎被关闭,奇瑞、吉利等想“有一次失败的机会”都不容易,只能曲线进入行业,结果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力量错过了90年代大发展的时代,否则现在的自主品牌实力应该更强,国人也会早一步享受到“轿车进入家庭”。
  2004年版的产业政策虽然不再强调“三大三小”,但仍然没有放开准入制,不但力帆等企业进入汽车业很难,就连江淮、福田等商用车企业进入轿车市场都很麻烦。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也只是引导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为何对具体企业微观经济干涉如此之多?效果又并不理想?
  这里面有一个调控思路的问题。初始的想法很完美,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小、散、乱”的局面不好看,大企业多好,规模大,盈利能力强,而且欧美成熟的汽车工业都是几大巨头把持,“6+3”格局曾经持续很久,所以政府的思路要保证“规模”和“集中度”,不愿意向内资企业开放市场。
  产业集中不是错误,错误在于这应该是一个由市场自由竞争形成的结果,而不是人造的、一步到位的格局。欧美汽车工业也不是在强保护之下成长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做法可能有重复投资的情况,有失败退出的企业,但这都是市场经济中正常现象,看上去浪费一些资源,但剩下来的企业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强手,这才是中国汽车工业需要的。
  人为制造的只有大企业的“整齐”格局,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不鼓励竞争,结果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最终限制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现在产业政策还在调整中,汽车业振兴规划的细节则已经被媒体披露,其中提到“四大四小”的说法,如果汽车产业政策修订还按照这种思路进行下去,即使想得再完美,控制得再好,最终的结果恐怕和初衷有很大区别。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错过了上世纪70年代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大变的时代,又失去了90年代的黄金时期,现在经济危机横扫全球,中国汽车工业想要“抄底”,无奈“内功”底子太薄。到了这个时候,产业政策的根本思路必须要彻底改变了。
  
  市场才是真正推手
  汽车业虽然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但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就像家电业、手机业、摩托车业等等一样,也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运转,政府没有必要手把手地教企业怎么做,完全可以放手让企业自由竞争。
  政府则要从家长式管理的心态转变为服务者的心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汽车安全和环保法规、企业退出机制等,建立一套合理、公平、开放的市场运行机制,让企业在这些规则下运作。
  有人说,汽车和家电、手机不一样,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应该严加管理。这话说得不错,确实应该管理,但需要用法律法规的方式来管理,而不是用大量的行政命令来管理。
  举个例子来说,原有的管理方式造成一个典型的矛盾现象:现在汽车业被管理得这么严密,却连消费者权益都没有给予明确的保护,一部汽车三包法都难产多年,实在说不过去。
  不妨对比一下美国对汽车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柠檬法”对汽车的退换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更重要的是,美国并没有用新品目录来限制企业推出新品,但对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查,包括碰撞试验等,如果不过关,则进行严罚,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在售产品都是过关的,否则会葬送自己的前途。
  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方面的管理方式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既不耽误企业推出新品,又保证市场上产品质量,还保护了消费者权益。顺便说一句,现在有些人对美国汽车业的窘境大加嘲讽,似乎美国汽车业已经落后到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客观来看,还是有不少可以吸收的优点。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用法律法规保护好消费者权益,也就间接地督促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比专家媒体呼吁一千遍、政府官员视察一千遍更有用,也更高效。
  还有人提出,如果不严格限制行业准入和产品上市的资格,会造成“山寨车”大行其道,不但扰乱市场,还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有些文章还举出手机业的例子来佐证观点。
  不错,手机市场上“山寨机”确实挺风行,不过,手机由于现在价格比较低,很多消费者换手机的频率很高,很大程度上手机更像服装一样成为时尚装扮的一部分。
  汽车则不同,价格比手机高出十倍二十倍,而且使用时间也比手机长很多,加上关系到驾驶者自己的生命安全,人们换车的频率远远低于换手机的频率,买车要比买手机谨慎得多。
  如果“山寨车”推出市场之后被政府管理部门抽查发现车辆质量不佳,不但政府可以严加处罚,而且消费者不再青睐它们,企业也会因承担高昂的退换成本而吸取教训或者退出市场。
  再换个角度想想,奇瑞、吉利刚起家的时候何尝不是“山寨车”,但它们经过数年发展,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企业的发展势头也不错。如果一律“斩草除根”,恐怕就没有今天这两家自主品牌代表企业了。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视野再开阔一些,从有利于中国汽车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勇敢地踏出汽车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步伐。
  当然,不可否认,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比如说,中国汽车业的“地方割据”比较严重,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之下,有些效益不佳的企业没有被兼并,有些产量为零的壳企业还在生存。这些问题虽然被曝光多次,但至今仍然没有改观。本质上说这是“唯GDP论”的产物,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要靠深化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不在汽车产业政策能解决的范畴了。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