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6期

祁玉民:坚守与回归

作者:
陈瑶
时间:
2014-12-22 15:50:08

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自主与合资之间的纠葛,这个行业老课题放在华晨身上,有着一段长长的往事。

且对于华晨自身而言,其实有着可期许的未来。只是这个未来,业界所看到的,远不如华晨自身所期许的那样清晰。

这一次焦点的形成,源于华晨与宝马的再度深化合作。近期,双方在德国正式签署了“深化合作备忘录”后,涉及约合150亿元人民币的合作项目达成,包括未来10年内宝马将加大对华晨自主品牌的支持。尤其是全新MPV项目J11的酝酿,加之此前轿车项目借助宝马之力的推进,意味着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的“倚马”战术有了实质性进展。 

华晨汽车还是沿着既定的道路在行走,只是随着宝马在华晨战略中的角色越来越凸显,业界对于华晨自主成果的期待,表现得更为迫切。 在企业的规划与行业认知之间,一直有着一道沟壑,也即对自主路径的选择;前者更为激进,后者则更看重结果。 “华晨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所以业界老是有太多的误解。”对于类似非议,祁玉民已经习惯,但他并非一直隐忍。不在同样的道路上行走,是华晨当年绝境重生的法则,更是祁玉民赌注未来的重武器。

J11的新意

据悉,华晨汽车内部正在针对即将推出的始于J11的MPV项目厉兵秣马。一个新成立的品牌部门,正在区别于原有的轿车品牌,而着墨于高端项目的技术消化与品牌打造。 内部人士曾透露,华晨在与宝马合资的岁月里,才发现中国汽车与跨国巨头之间的差距“大得离谱”。

当华晨在造型设计与开发流程上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曾经希望能够快速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但却走了不少弯路。“什么是品牌?品牌这个词,在宝马内部有厚厚的文本解释并有细分人员专门执行与维护,但在自主品牌那里,对于品牌的理解太肤浅了。”上述人士这样说。 

基于此,MPV项目将在高点起步,真正将品牌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和以往一样,宝马的经验将作为重要的辅助,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在理念与运作上,华晨汽车冀望通过J11的运作,弥补此前的品牌短板。 按照产品定位,J11将主打商务行政路线,在投入市场之后,将与该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别克GL8、本田奥德赛等热销产品同台竞争。据了解,宝马对于华晨J11车型的技术共享不仅体现在发动机领域,还将对其他零部件(如底盘、悬挂、转向等)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据悉,由宝马授权华晨汽车旗下子公司新晨动力生产的N20发动机计划于今年6月正式下线,届时,这款具备欧VI排放标准的N20发动机将率先搭载到代号为J11的高端MPV车型上,随后将于2016年应用于华晨中华品牌的豪华轿车M8X项目中。 在之前的采访中,祁玉民直言自己对于品牌的理解:“你说品牌跨越,我做梦都想品牌很快实现跨越,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不只是华晨,现在自主品牌都还没有到大干快上的阶段,技术、质量、品质、管理??这一系列的支撑因素,都还没有达到那个层面,我们都还处于产品竞争阶段,而不是品牌竞争。所以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走,把B级稳住再冲C级。” 

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再次解读华晨的品牌之路,轿车品牌延续当年既定的路线,通过中间产品的稳扎稳打,再向两级延伸,包括后续将推出的“大中华”高端车型。与此同时,以J11为起点的MPV项目,将直接从公商务车切入,这一部分人群本就是中高端用户,这也意味着,华晨的高端路线,开始呈现两翼加速的趋势。

时境之变

“这一切只是双方合作的极小部分。”谈到J11项目,祁玉民含蓄地表示。无论这中间的谈判条件是什么,必须承认,宝马正在对华晨自主体系进行清晰化的梳理。知一车不如知体系,这才是真正要学的东西。 

事实上,从中华骏捷开始,到后来的中华H530、中华V5、中华H330,以及筹备中的高端车型“大中华”和高于V5的大SUV,都已经或者正在获得宝马团队的帮助。 

一个可做佐证的细节是,在毫无经验的面包车领域,当华晨在提出技术支援要求的时候,宝马会通过自己的国际伙伴诸如PSA,抑或是战略零部件供应商诸如麦格纳,帮助华晨实现面包车技术的更新。比如,搭载在全新格瑞斯上的底盘,正是来自于麦格纳。 早在此前就有观点认为,华晨与宝马的合资合作,前者的话语权太少,以致合资公司一度为外方所掌控,如今自主之路“宝马化”,也让外界频繁发问:“华晨对宝马的依赖程度是否越来越严重?” 

而现状则是,在中国,跨国公司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更迫切且更富创意地缔造全新的合资关系。这和30多年前跨国公司参与中国制定的“市场换技术”合资模式,改变中国荒蛮的商业环境但又无比高傲的情景已全然不同。 无论是通用汽车转让上海通用1%股份的方式,还是北汽与戴姆勒集团的交叉持股,以及将现有梅塞德斯-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永久“无偿”地许可给北汽股份,更不用说东风入股PSA集团成为跨国巨头的股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诸多迹象表明,中外合资模式正在步入深水区,从当年的产品导向转为模式导向。不容忽略的另一因素在于,跨国公司已经发现,和自己交手30年的中国伙伴们,正迅速度过稚嫩的童年。合资谈判的话语权随之此消彼长,规则已然发生变更。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去探讨华晨自主模式,就有了现实意义。 

如祁玉民所言:“我个人认为,中国汽车自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没有失策,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失误。今天的中国自主品牌需要反思过去的失误,而惟有通过全新形式的国际合作,深化改革与创新,才能谋求一条多快好省的科学发展之路。”换言之,华晨一直坚持与德国宝马进行深度合作,“师从宝马”,本身就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很多时候,业界都忽略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华晨和宝马的合作,必须跨越宝马品牌本身,反哺华晨汽车的中华和金杯,强化自主事业。 

祁玉民希望从合作伙伴宝马身上吸取能量,实现研发、制造、管理等环节的提升,同时强化华晨的品牌形象,尽可能打破束缚华晨发展的枷锁。“老师就在家门口你不用,那岂不是傻子?” 在他看来,获得技术的支持远比所谓的话语权重要,更比所谓的现实利益来得长远。 

“后合资时代,生态圈的搭建一定是未来的行业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制造,产品导入,也不是所谓中外话语权之争,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涉及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如是说。 

尽管现在对合资新模式下定义为时尚早,但诸多的迹象都在表明,谁能在后合资时代创造出新模式,谁就赢得了未来的市场。真正的双赢,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各大本土企业与跨国品牌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抢占市场,行业已经开始面临利润下滑的瓶颈期。

回归商品力

不可否认,华晨在业界绝对是一个新意频出的企业。但是,一个它与大多数自主车企都还没有跨越的门槛,依然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产品层面,包括与宝马的深度合作,其更多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产品阵容,并在技术领域给予强力的支持。当产品打造的门槛已经没那么高不可及的时候,如何将产品的商品力进一步提升,这成为现实环境下华晨的市场重心。换言之,当产品库相对丰富的时候,从产品到商品之间的价值塑造,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祁玉民点将华晨老将杨波,履新华晨销售公司总经理,他必须将华晨借力国际资源整合塑造的产品力,用最能为中国用户所接受的商品语言传递出去。 

在杨波接手华晨销售公司之后,华晨的营销模式出现了重大转变,并在第一时间引发了业界关注。年初开始,华晨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包括赞助好莱坞电影《超级骇客》以及开展网络营销,设立了中华天猫旗舰店以及金杯3D博物馆等。这都是华晨此前未曾进行过的新尝试。 

“每一家企业都要紧跟目标客户群体,了解他们所需,了解他们所好。‘营销触电’,触电的目的是什么?是解决前期认知度问题,这是后续客群购车行为的前提。”祁玉民此语意味着,无论是战略还是执行,华晨将启动全方位的营销体系完善工作。这和此前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华晨更多站在战略层面,向宝马学习,帮助构建企业现代化的制造、质量、成本控制等体系,更注重管理层面。 

“2014年是华晨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华晨集团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规模提升和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祁玉民此前也已暗示过,必须要在市场层面加强销量与品牌。而在年初的改革中,祁在人事上已经进行了调整,整个集团管理层进行了年轻化调整,为改革做了铺垫。 “根据集团的战略思路,如何从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认识产品,进而通过实体销售、实体网络推广我们的产品,将是今后探索的新方向。”杨波补充道。不过,多元的营销只是第一步,杨波作为市场营销职业经理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相对落后的营销体系,一直都是华晨的老问题。 

据悉,华晨汽车已经制定约束性很强的内部CSI,目标是要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不过杨波对此倒有清楚的认识:“我们这两年还不敢说超越那些做得好的,我们要达到平均水平。我们要在体系建设上和针对员工培训等方方面面进行指导,综合地去管控。”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售后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按照华晨的长远规划,如果要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就必须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而海外拓展工作中,一个强大的售后服务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海外形象的好坏。 

从现状来看,祁玉民带领华晨走在了后合资时代的前沿。与此同时,随着相关基础工作的完善,特立独行的华晨,也必须补上自己的短板。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