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记者|安丽敏
昨日,有消息称,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吴绍明或将在9月底从长春赴北京,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仍担任常务副会长一职。
董扬在接受《汽车人》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这一人事任命在协会层面是在会长会上提出了提议,还有其他的任命程序要走;作为国企干部,吴总还有那边的人事任免程序要走。目前还没有正式确定,只是一个提议。”
吴绍明在回复给《汽车人》的微信中也没有否认这一消息。
在最终的任命决议公布之前,一切都还存在变数,但这消息本身已经足够让人讶异: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历来是由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人担任,主要是出于对行业比较了解,对企业也熟悉的考量。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副总来担任这一职务,这应该是第一次,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董扬本可以兼任秘书长一职直至65岁,但他选择了主动“让贤”,招徕能够更加促进协会工作的吴绍明相助,这应该也是第一次;另一方面,在徐平任一汽集团董事长3个多月之后,其新的思路和部署已经逐步展开,虽然是董扬主动“揽才”,但吴绍明的离开也将对一汽集团今后的调整布局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于一汽,于汽车工业协会,于行业,这都是一个值得多重解读的事件。
为什么是吴绍明?
在回答《汽车人》提出的这个问题时,董扬反问:“那你觉得还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确实,一位了解汽车工业协会的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会长是各大汽车企业集团轮值,不需要常驻北京,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会长单位正是是一汽集团;而常务副会长和秘书长则需要常驻,此前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选主要来自汽车行业主管部门。
董扬在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之前,曾经担任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曾任国家机械局行业管理司副司长。
“选择有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经验的人来主导汽车工业协会,最主要是他们对行业比较了解,对企业也比较熟悉,便于发挥作用。”知情人士告诉《汽车人》。
但现在这样“约定俗成”的安排有点难以为继,一方面是,汽车行业受到多个部委不同部门的管理,合适的人选反而并不多;另一方面,行业协会未来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如何摆脱此前的“行政隶属”的感觉,并且真正代表企业利益,发挥行业作用,成为像欧洲、日本汽车工业协会那样的组织,是摆在董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有大集团管理工作经验,对汽车行业有着深入理解的吴绍明就进入了董扬的视野,吴绍明的到来,将帮助董扬完成上述的工作和目标,虽然董扬此前已经做了大量的行业工作,代表企业跟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权益,但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
“我想约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谈一些事情,但到现在我都没有时间。”董扬无奈地表示,吴绍明作为汽车工业协会理事,经常与董扬打交道,在一些行业会议上,也经常能够见到吴绍明的身影,董扬认为,吴绍明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的合适人选。“我也征求了一些其它人士的意见,都认为很合适。”
面对董扬伸出的“橄榄枝”,身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位置的吴绍明当然是有权利选择的,接受意味着吴绍明要常驻北京,同时他所拿到的薪金与在一汽集团相比将“降一半”。
“终于找到一个和我一样不在乎收入的人了。”董扬忍不住感慨。
对于做出这一选择的初衷,吴绍明并没有回答《汽车人》的提问,“情怀”是很多时候被用烂了的词汇,但此时,我们想不出吴绍明做出这一选择的更好的解释。
“真正”的行业协会
董扬的“让贤”与吴绍明的“自降身价”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造一个真正的汽车行业协会组织。
在中国,很多行业协会的存在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而它本身与政府部门的隶属关系,让代表行业利益这一天职往往变得站不住脚。而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亟需一个能够代表行业企业利益的组织。
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业一直是政府“管得太多”的一个典型,不仅政出多门,而且很多政策、法规还存在合理化探讨的空间。譬如汽车企业的准入机制,各地的机动车限行限号、新能源的鼓励政策以及限制条件等。这些政策均给汽车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企业层面的发声很难得到重视。
同时,随着中国品牌的发展,在标准制定、研发引领等方面,也需要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在这些方面,可资借鉴的案例有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等成熟国家的行业协会。在涉及到汽车业重大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两个机构的身影。
譬如在今年,欧洲汽车制造商计划游说欧盟委员会,希望后者推迟三年采用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测试体系。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称,由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需要在新的测量体系下完成新车测试,而此举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延迟几年是有必要的。
在美国同样如此,金融危机期间,三大汽车公司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艰苦谈判的信息相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行业协会,”董扬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根据四中全会以及工业类协会商会改革的精神,之后协会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协会的力量需要加强,同时,能有一个和我有年龄差的协会负责人,也是为我今后培养一个接班人。”
据了解,董扬1956年出生,而吴绍明为1962年生人,二人有6岁的年龄差。
作为一项开创了至少两个行业“第一次”的人事变动,我们可以期待,吴绍明的加入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改变。
一汽集团再调整?
对于一汽集团来说,集团副总吴绍明的离开,势必同样带来一些影响。
据《汽车人》了解到的消息,今后吴绍明的工作将暂时由秦焕明负责,是否还会有其它人员进入集团副总层面,目前还不得而知。
“一汽集团作为央企,其人事任免没有那么快。”熟悉情况的人士告诉《汽车人》。但这确实触发了一些关于一汽集团调整的猜想。
从今年5月份到任以来,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的行踪以及思路都处于较为神秘的状态。据《汽车人》了解,与竺延风一样,徐平也是迅速地对一汽集团下属企业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将董事长办公室从一汽集团大厦A座11层搬到10层的徐平,“对于一汽集团的工作现在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总体思路上的变化。”
据悉,一汽集团对各大业务板块进行了划分,分为“中国一汽”品牌乘用车板块、商用车板块以及红旗品牌板块,分别由不同的集团副总负责,而吴绍明此前正是红旗板块的负责人。当然,根据《汽车人》之前的了解,红旗已经在制定其“十三五”规划,负责人是一汽轿车副总师、红旗生产制造部部长郭世君。熟悉红旗的人士也认为,人事变动并不会影响红旗的发展和既定战略。
“这是不是调整的开始?”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汽车人》采访时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一点并没有得到知情人士的答复。在当前一汽集团重新部署的背景下,吴绍明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很难不引发联想,但董扬表明,是自己主动请吴绍明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职务,这一疑问似乎可以破除。
只是,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一汽集团,对于董扬和吴绍明本人,这都是一个改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样的变动面前,董扬笑言:“越改革我越不怕。”诚然,在当前协会、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可以期待更多。
附1:董扬简历
1956年3月24日出生。1984年清华大学汽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顾问、北京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汽总公司管理部门工作,后到国家机械部和国家机械局工作,曾任国家机械局行业管理司副司长。2000年董扬任北京汽车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7年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附2:吴绍明简历
1962年9月生,汉族,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6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理事。
历任一汽轿车厂技术员,长春汽车研究所底盘室工程师,一汽轿车厂产品技术科副科长、副厂长,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部长兼一轿厂副厂长,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轿厂代厂长、总经理助理,一汽集团公司规划部部长,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规划部部长,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规划部部长,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作者/安丽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