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传媒记者 张恒
越发不可收拾的大众汽车“检测门”事件令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于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力度无疑也会受到该事件的影响。
多数人担心的是电动车对油气车的成本能有多少优势,继续《充电桩享千亿盛宴》文章后探讨。不久前,北京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充电站计划将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从0.8元人民币千瓦/时进一步下调到0.4元人民币千瓦/时,总的充电费按照服务费+0.87元千瓦/时的基本收费费率计算,从16.7元千瓦/时降低至12.7元千瓦/时,该行为预计会影响其他充电运营商的跟随。
对充电桩占地空间的问题也有了新规则制定者。今年7月,上海的一条新规定生效,指出新建民用住宅和交通中心应为停车场预留10%的空间,安装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这意味着在新建成的住宅社区中,十分之一的停车场需要提供电动汽车的充电服务。广州政府也推出类似的规则,将预留给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停车场空间比例提升至18%。有业内消息称,北京市政府将要求写字楼、商场、医院、宾馆和旅游景点保留足够空间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不仅是充电桩概念股,有先见之明的整车制造企业也早已致力投资充电设施项目的推进,希望能借此来消除用户对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2015年6月初,特斯拉宣布已经完成在中国兴建一套广泛的充电网络,并将继续在充电网络作出投资。宝马将于2015年底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兴建500个即时充电站,到2016年底,宝马在中国的充电站数量将增加一倍至超过1000台,并覆盖更多城市。
今年年初,北汽集团亦宣布“441”战略计划以扩大充电站,“441”意味着4大业务板块,包括制度建设、充电服务平台、充电总体安排和增值服务;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以及1万个公用充电设施。
现在,充电桩正在有序地“爆发”,希望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做到弯道超车,充电桩热也必然会持续下去,资本市场的躁动无可避免。A股上市相关概念企业,近来有不俗的市场表现,由于前期涨幅过大,现在出现了回调的迹象,但大众事件是否会再度刺激该版块还有待国庆长假后开市再观察。显而易见的是,国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官方指引将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增长,这将和国改概念一样,是一个具有持续政策刺激的概念版块。在政策支持和行业消息频出利好的现状下,充电桩概念股乃至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将继续跑赢股指。(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