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港股汽车板块的表现均不及大盘,根源在于“内卷”预期加剧。
文 /《汽车人》张恒
在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沪指涨1.56%,重回2900点,收报2910.54点;深证成指涨0.93%,收报8902.33点;创业板指涨1.13%,收报1746.42点。
当天市场成交额达到9572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63.75亿元。
行业板块方面,人工智能概念股领涨,文化传媒、计算机设备、通信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证券、能源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上涨股票超过4200只。AI概念股全面走强,其中Sora概念股领涨。煤炭等高股息概念股维持强势,云煤能源、兖矿能源涨停,中国海油、陕西煤业等再创历史新高。汽车类板块上涨0.54%,表现较为平淡。
汽车股表现不及大盘,个股方面涨跌互现。金杯汽车和海马汽车分别上涨6.71%和6.37%,表现靠前;北汽蓝谷、赛力斯、比亚迪也分别上涨4.32%、3.42%和1.29%;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则分别下跌0.74%、0.45%和0.21%。
在消息面上,2月18日开盘前一天,五家车企发布了“开工信”,共同透露出对2024年车市竞争的看法。这也引发了资本的关注与担忧。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全球的60%以上,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单月渗透率将突破50%。”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月18日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率先发布“开工信”。王传福认为,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快速发展,智能化变革也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次日(2月19日),比亚迪再次占据行业头条,宣布旗下的秦PLUS荣耀版正式上市,售价仅7.98万元起,“电比油低”的概念首次提出。
同一天,上汽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在干部会议上表示,围绕“上汽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新转型战略,特别强调产品创新战略。去年4月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要达350万辆,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50%,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占比70%;实现新老赛道动力切换。
上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晓秋也表示,今年在结构调整和优化基础上,要加大新品研发、重点产品投放力度。
小鹏汽车也于2月18日发布了龙年首个“实体”全员信。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2024年将是小鹏产品和技术爆发的第一年。“未来三年,我们计划推出约30款新品,2024年公司将招聘约4000人,研发预算同比增加40%以上。”何小鹏宣布,今年是小鹏智能驾驶领域全球化的第一年,将投入35亿元用于“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的研发。何小鹏认为,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血海”竞争的第一年,残酷竞争不可避免。
在同一天的“开工信”中,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2024年将是最“卷”的一年。吉利品牌今年将推出三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包括一款混动和两款纯电车型,吉利银河将致力于打造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高价值新能源智能精品车。此外,新一代CTB平台,以及“11合1智能电驱、自研新配方电池、无线BMS”等高端三电科技也将普及。
几家上市车企以各自方式“开工信”应对“内卷”,“淘汰赛”已在龙年打响。
近日,有传言称,高合汽车将停工停产6个月。虽有高合汽车内部人士否认,但其已多次陷入停工停产、减员降薪舆论风波,其困境不容置疑。这次辟谣,成为龙年最特殊的车企“开工信”。
“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2025年将更加‘卷’,更不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有些行业或许有喘息机会,但新能源汽车行业只能更快、更强。“竞争看谁跑得快、谁抗压更强。”
除了“卷”,也有把研发与创新放在首位的车企“开工信”。农历新年后首个工作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介绍了广汽集团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目标,以及在人才、改革、全球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他还展示了广汽集团的飞行汽车GOVE模型,展现了集团对立体出行生态的全新探索。
广汽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深耕能源科技、自动驾驶、飞行汽车等关键技术领域,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2030年,广汽集团力争实现整车销量475万辆,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利税1千亿元,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港股方面,由于前三个交易日连涨,2月19日出现回调。当天收盘,恒生指数跌1.13%,恒生科技指数跌2.68%。其中,港股汽车板块下跌1.84%。
在汽车板块成交量前十五名个股中,有十三家下跌,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和吉利汽车跌幅靠前,分别下跌4.43%、2.81%和2.29%;只有华晨中国和五菱汽车上涨,涨幅分别为1.65%和28.00%。
《汽车人》认为,汽车板块表现落后于大盘,根源在于“内卷”预期加剧。比亚迪、上汽、吉利、小鹏等发布“开工信”,均暴露了“更卷”的行业预期,令股价集体下挫。汽车产业应将研发重心放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如一体化压铸、智能驾驶、系统和算法等方向,而非卷价格。中国产业升级需创新驱动,而不是卷到被资本抛弃的地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