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10月新能源车市场平淡过渡,有负重望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2-11-09 08:50:00

 

10月车市很平淡,产销量没冲起来。虽然今年还有两个整月,但新能源车市场全年大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作者丨孟华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对汽车产业界而言,10月是略带苦涩的一个月。

 

不光是疫情在多地出现反复,而且波及的面越来越广。防控手段对车市和供应链构成的压力,已经积累成一个重要因素。

 

持平已是不易

 

本来很多厂家对10月寄予很大期望,特别是实际销量落后于全年规划的厂商,指望在第四季度开头冲击一下,全年任务目标是否能搭上边,就看这一个月了。

 

实际上,10月很平淡,产销量没冲起来。

 

11月8日,乘联会发布了10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4.3%,比预估(190万辆)要差一些。这也是2013年之后首次10月份销量环比降低。

 

其中,新能源车(EV、PHEV)批发销量67.6万辆,同比增长85.8%,环比增长0.4%;零售销量为55.6万辆,同比增长75.2%,环比下降9%。无论按批发量还是零售量,新能源渗透率终于站到30%这一关键点位之上(30.8%、30.2%)。

 

 

10月份第四周,就已经定调,综合销量41.5万辆,同比下降8.7%,比上周增长15%,但前高后低态势已经铸成。

 

其中,新能源车销量12.44万辆,比上周增长16.1%,折算月度环比跌17.6%。同样是前高后低,但总好过燃油车,后者第四周批发销量29万辆,同比下跌20%。

 

乘联会将之称为“鱼尾效应”,意思不大明确。其实,10月销量相对9月基本没掉,厂商付了不小的市场代价。

 

10月份,乘用车市场折扣率14%,比上月扩大了0.3%。全年目标压力下,八成厂商将折扣率提升到10%以上。与此同时,估计库存指数较9月份上升1.2%(疫情多点散发导致的消费受阻,以及为年末销售备库)。

 

 

而原定的车展纷纷延期,让厂家销售节奏后移。当然,后移不是无节制的。譬如11月份广州车展宣布延期,如果到12月中旬仍然没有控制住广州的疫情,今年最后一个重量级车展大概率要取消。

 

如果针对这个前景达成共识,不肯躺平的厂家,仍将按原来节奏稍微拖后一两周,开始采取早已拟定好的“年度营销手段”,最后搏杀一番。

 

有利条件是新能源国补和地方牌照政策即将到期,可能刺激一波销量,车市的整体基数还是有保障的,没有特殊意外,至少不会掉档。

 

销量层次分明

 

今年10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超过万辆的主机厂为15家,比上月增加1家。这15家厂商新能源市占率为84.6%,行业集中度微增。

 

如果细分的话,比亚迪销量21.7万辆,独一档,与其它厂家差距不变;特斯拉、埃安、长安、五菱、吉利销量都在3万辆以上,为第二档;上汽乘用车销量2.7万辆,可以视为“准第二档”;奇瑞销量1.8万辆,但其注意力主要放在出口上,在国内的品牌调性,似乎已经“弃疗”。

 

接下来是新势力集中的板块,也是头部中的第三集团。哪吒异军突起,销量达到1.8万辆;蔚来、理想、长城销量勉强过万辆;小鹏处于产品切换时期,销量掉到1万辆以下;零跑也显颓势,缺乏重量级产品,竞争加剧,导致其销量降至1万辆以下。

 

此外,赛力斯(华为)、东风易捷特销量分别达到1.2万辆和1.3万辆,涨势明显。

 

 

第三集团中,主力车型在20万元以上的,尚可一搏。有条件的厂商,都开始回避比亚迪的锋芒,力图将车型定位做高。短期看,在中低端车型上,比亚迪一家独大的局面,仍将继续巩固。

 

“蔚小理”这个月销量都差强人意。蔚来强调是疫情原因,但其暗示,客单价较高、订单绝对量较小的品牌,可能受到消费者行为模式影响更深。这个理论是不是成立,《汽车人》不做评价。

 

小鹏和理想都处于刚推出中高档SUV的车型换挡阶段。小鹏的G9、理想的L7/8/9,10月都尚未来得及将订单转化为交付量。上攻是否成功,得看明年第一季度。而这一季度,刚好将积累订单消化完毕,市场对产品的长期态度,就开始显露。

 

演化的长短趋势

 

从价格区间看,A00级是EV的天下,这个尺寸(小于3.8米)和普遍价格(3万-8万元),没办法做PHEV。

 

现在我们能看到1-9月分车型数据:A00级(EV)占据新能源市场20.9%,而A0级占据新能源市场10.3%(其中EV占10.1%,PHEV占0.2%),A00和A0合计占31.2%。如果按年度比较来看,这个比例在往下走(2018年一度占据50%)。

 

这是个轻度萎缩的市场,与消费升级无关,而是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消费惯性。

 

在A00级,五菱宏光MINI仍然具有统治力,2-6名车型销量加起来,只比其略多。QQ冰淇淋、长安奔奔、奇瑞eQ、东风EX1、零跑T03、思皓E10X、欧拉黑猫、长安Lumin、风光MINI分列2-10位。

 

很容易看到,这一区间,在下沉市场充分竞争,市场空间正在缩窄。事实上,除了五菱和奇瑞,其它厂商都不再把这一级别作为产品重点。

 

 

A0级EV虽然占比更低,但热闹多了,原因是缺乏统治力车型。比亚迪元、比亚迪海豚、埃安Y、哪吒V、欧拉好猫、比亚迪e2、大众ID.3,几何E、几何EX3、奔腾NAT占据前10位,前4名都是5万辆以上的量级。

 

A0级PHEV产品和量都太少。关于混动市场的细节,《汽车人》曾专门撰文分析,在此不赘述。

 

 

A级和前两者不同,这个市场是从B端培养起来的,因此起步的时候就有不小的量,市场惯性比较大。当然,从B端未能成功切过来的厂家,现在走得比较艰难。

 

A级EV占新能源市场22.5%,A级PHEV占新能源市场12.5%,两者合计占35%。按年度看,先升后降,这种趋势充分体现了从B端市场向C端切换的过程。但总体而言,这一市场占比,也将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相对增长。

 

A级EV里面,比亚迪秦、埃安S、风神E70、比亚迪宋、哪吒U、ID.4 CROZZ、几何A、ID.4X、埃安V、荣威i5,位列前10名。其中,比亚迪秦的优势比较明显,销量基本等同于二三名加总。

 

A级竞争的未来,在于C端消费。B端消费走量,但很容易萎缩。谁能赢得C端市场,谁就能占得先机。可以看出,除了大众汽车的两款车,这一领域,同样是中国品牌的天下。

 

 

B级EV占新能源市场17.8%,B级PHEV占新能源市场5.3%,两者合计占23.1%,低于A、A0/A00级。

 

但是,和占有率不对等的是,B级市场声浪最大。无论媒体,还是厂商自己,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讨论和宣传B级车型上。原因在于,B级车型是升级换购的主流级别,消费者关注度高。

 

新势力几款重磅车型,都集中于B级。相对更高端的车型,B级车往往肩负着新势力走量的需求。几个因素凑在一起,就导致了市场上到处可见B级EV的身影,流量超过了市场地位。

 

B级车里面,Model Y、Model 3、小鹏P7、蔚来ES6、红旗E-QM5、零跑C11、问界M5、大众ID.6 CROZZ/6X、比亚迪唐、埃安LX位列前10名。事实上,这个榜单极为动荡,除了前几名很难动摇之外,6-10名经常换马。

 

 

可以从中很容易看到,这个级别的确是新势力重兵麋集,这一级别对其中几家新势力而言,简直是生命线。

 

特斯拉、小鹏、零跑、问界,在这个级别基本上投入了主要资源。这与新势力普遍产品线较短有关。这也让它们的市场风险比较集中,一旦主力车型销售不力,业绩就会掉下来。

 

它们也认识到这一点。特斯拉搞的是多元化,试图用一些小众车型分担(在中国并非如此),而小鹏、蔚来、理想(虽然没有出现在这个榜单里),都试图高端化。

 

类似做法的还有问界、哪吒。哪吒的尝试已被证明非常不成功。问界倒是有些潜力,至少需要到明年晚些时候,才能看到其更高价位的产品。

 

 

C级产品呈现出高端化倾向。C级EV占新能源市场5.1%,C级PHEV占新能源市场5.6%,两者合计占10.7%。唯独在这个级别上,PHEV相对EV有微弱优势。这是因为C级PHEV是同级同平台燃油车的替代,主要为了在减碳的同时保持高速巡航和加速能力。

 

在这个级别上,产品数量少于其它级别。比亚迪汉、极氪001、蔚来ET7、奔驰E级新能源、蔚来ES8、理想ONE、智己L7、问界M7、红旗E-HS9销量靠前。不过,目前没有一个权威数据罗列C级1-9月累计销量,因此这个榜单,只供参考。

 

C级新能源车的售价普遍超过30万元。这样一来,主力价格在20万元+的比亚迪汉,就具备了价格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售价超过50万元(57万-80万元)的高合HiPhi X,自2021年3月上市后,虽然一直自称位居50万元以上豪华EV销量榜首,但至少今年下半年,它肯定不再是了。

 

根据行业监测数据,8月份,高合HiPhi X卖出460辆,2022年1-8月销量4300辆。此后几个月似乎一直未公布销量,而未公布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

 

不管怎样,高合是中国品牌冲击豪华定位的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还算不错,至少站稳了脚跟。

 

 

而比高合定位还高的BeyonCa(苏伟铭创建的宾理公司产品),在10月底预告了2024年交付,定价尚未公布,但董事长苏伟铭暗示可能在100万元以上。不管他是否能站得住,这是一次更好的尝试。

 

《汽车人》乐见中国品牌不断向豪华、超豪定位移动,这个区位是中国从未涉足过的。

 

在中国汽车崛起的大背景下,以前被视为的“禁区”被突破,是早晚的事。

 

态势持续演变

 

从今年的新能源车总体销量来看,去年的三强争霸(比亚迪、特斯拉、五菱),到今年10月似乎仍未改变。

 

但实际上,比亚迪一骑突出,已经改变了整个态势;而埃安、长安、吉利在新能源业务上的起势,已经将特斯拉、五菱裹挟进来,形成新的第二集团方阵。

 

新势力则显得有点后继乏力,在销量的竞争中未能取得大踏步的突破,虽然保住了原来的绝对量能,但相对值不断退后。特斯拉也有类似隐忧。

 

大家对于是不是要做中低端产品,与比亚迪直接竞争这一点,显露出明显分歧。哪吒、零跑本来就在这个定位,它们没得选。而“蔚小理”则仍然选择放弃中低端,保持品牌调性,继续上攻。这明显是对销量做一点牺牲,换取企业整体利润的改善。

 

 

事实上,新势力在第三集团内也分化了,姑且称其为第三集团A组、B组。赛力斯(华为)、东风和上汽的加入,让A组、B组的形势有点乱。

 

合资企业中,除了还能大体上咬住第三集团B组的一汽-大众,剩下的仍然在榜单上不见踪影。

 

《汽车人》曾经分析过,眼下的新能源市场,主要仍是成本竞争。这里,三电供应链的整合程度和控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势力和合资厂商,在这方面有短板。

 

不过,两者是有差异的。

 

新势力因为公司体量的关系,绝对投入虽然不行,但比例已经挺高。考虑到绝大多数新势力还未能摆脱不盈利的阴影,研发比例已经很难再调高。

 

而合资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有点落后,若差距连续积累,可能导致丧失追赶的希望。这对于后者是非常糟糕的,必须避免。

 

虽然今年还有两个整月(数据),但新能源车全年大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了。这一猜想,将在明年1月底得到印证。【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