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赵英专栏】走马观花话经济

作者:
赵英
时间:
2023-05-16 08:15:00

 

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很多,将呈现逐步加速的形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研究解决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以稳固发展态势。

 

文 / 赵英

 

疫情基本结束后,全国经济迅速恢复,地方政府,以及各个产业、企业都进入了抓紧时间弥补过去三年的损失,并且争取让发展更上层楼。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陆续在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及西南边陲参与了调研。

 

在调研中,除了按照专业思维、学术框架考虑问题外,还有一些从调研和观察中直觉形成的想法。这些走马观花的想法虽然不那么系统、严谨,但觉得或许有些用处,于是形成了这篇文章,就叫“考察随想”吧。

 

 

疫情结束,消费理所当然地要加速恢复。这一点笔者考察中充分地感觉到了。但是,疫情结束后的消费,不是简单地恢复疫情前的状态。

 

其一,是疫情中由于防范疫情扩散,导致众多小店歇业,某些领域服务业态出现变化,完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

 

其二,是疫情中加速形成的消费者对网上消费的路径依赖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使传统消费业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有些变化将固化,长久地影响着传统消费业态。

 

其三,笔者感觉疫情三年后,传统消费方式与现代文化创意消费融合得更加紧密,传统消费方式与现代文化创意消费融合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

 

例如,笔者在深圳一条时尚街道溜达时看到,在咖啡杯、背包上均有液晶显示屏,可以用字幕宣泄、显示所有者的幽默个性。在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或许还有其他地区的大城市中心商埠,如果没有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恐怕线下消费就难以繁荣吧。

 

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出现了短暂“疫情后”恢复性消费红利。但是消费的持续扩大和升级,乃至强有力地拉动经济成长,还需要持续在推动传统消费方式与现代文化创意消费融合方面做出努力。顺便说一下,淄博烧烤的火爆、洛阳汉服的绚丽、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景就是成功案例。

 

 

疫情至今,我国高技术产业有了较快成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成果显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产生了许多过去未曾出现的产品和业态,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大健康产业中,用于老年人及其他患者康复的机器人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有关的医疗法规、技术标准不健全,影响着推广应用。

 

某些新产品、新业态,或者缺乏有关法规、技术标准,或者原有技术法规、标准研究不适用,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做出制度、政策上的改变,通过改革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扩大新产品的使用,拓展新消费形态。

 

 

自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战开打,迄今贸易战对中国产业、外贸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仍能够明显感觉到。

 

第一,是对中国传统产业、企业市场的冲击,在沿海地区,在中小企业中,影响仍然存在。订单和市场向东南亚及其他地区转移,在传统产业中尤其明显。

 

第二,是中小企业在外来冲击下,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较大困难,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

 

第三,是劳动力市场方面,既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又面临着熟练工人队伍难以稳定的问题。

 

第四,外部冲击造成的人才、技术信息交流阻滞,虽然不像直接脱钩断链那么明显、直观,但影响是深远的。

 

 

笔者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因此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笔者印象深刻的是,经济安全、产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时予以考虑的首要选项之一。

 

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成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发展经济、引导产业发展中的前置考虑因素。落实“十四五”规划,由单纯考虑发展,转为发展与安全兼顾,是地方政府发展思路的一大转变。

 

但是,形成能够抵御外部冲击的坚韧产业链、供应链,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有些企业坦率地说,在关键技术(例如某些软件)、关键零部件(例如芯片)、关键原材料领域,仍然存在着若干“卡脖子”环节,仍然要依赖外部技术、零部件、原材料。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任重道远。

 

从微观层面看,普遍存在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弱点是,重大装备系统中的主要制造装备(例如精密加工机床)、精密仪器仪表,仍然大量依靠进口装备(在中高技术产业中尤其如此)。这是我国工业中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考察中匆匆一瞥,感觉变化不明显。

 

 

我国西南部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边境的开放,显示出较好的增长势头,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国西南与邻国交界地区,如果采取进一步深化开放的政策,加速健全基础设施,可以释放出更大发展潜力。

 

与我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边境地区,是东南亚腹地,加速推进这些地区与我国有关省份的经济融合,既可以拓展工业消费品市场,又有利于产业链向近邻扩散、延伸,同时可以加速我国西南省份的经济发展。中老铁路的开通,就是成功案例。

 

 

笔者陆续考察了从事燃料电池汽车、汽车燃料电池研发、生产的企业。总的印象是,燃料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蓄势待发,准备进入产业化初期的轨道,在商用车领域进展更快一些。但是,笔者也由此认识到此前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有某些盲区。

 

首先,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应当是氢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需要与氢能产业整体发展齐头并进,燃料电池汽车对氢能产业发展起着较大带动作用。

 

其次,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不仅受其自身技术经济特点约束,而且受地区资源禀赋约束。氢能的供给状况,在发展初期,较大程度上制约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再次,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与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极大不同是,燃料电池汽车消费、使用,需要相应的消费、使用生态环境的较大变化,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更大改变和投入。

 

例如,氢的制配、运输、存储。满足插电式电动车所需的充电桩,基本依托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在终端上做出改变即可。而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则需要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使用的主要城市、主要场所、主要公路,系统建立氢的运输、存储、加注系统。这方面的问题,既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未雨绸缪,预先规划。

 

 

以上是我的一些随想,供各位闲暇时参考。总的来说,笔者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很多,但将呈现逐步加速的形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研究解决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以稳固发展态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