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王军去职,华为汽车业务“抗性”提升了吗?

作者:
黎野
时间:
2023-02-10 08:10:49

 

在强大的市场外压力下,华为汽车业务的“抗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抗压性挂上钩。当上游供应受限时,如何打造全产业链自有自控自造,日益成为共同的课题。

 

文 /《汽车人》黎野

 

近日,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COO王军被“停职”的非正式消息在流传。可以确定的是,华为官方没有证实或否认,相当于变相承认。

 

不过,似乎大家都说不清准确的停职日期,直到内部有人指出,2022年底的时候,王军就被“停掉”车BU的职务,只是现在消息释放了而已。而余承东本身就是车BU的CEO、华为常董,而COO要向CEO汇报。所谓“王去职,余开始大权独揽”,说不通。

 

停职谜团

 

“停掉职务”和“停职”是两个概念。前者的说法是非正式的,仅仅中性表述终止履职;而后者则是一种相对严厉的行政处分。“车BU业绩不佳”的原因,不足以导致“停职”的结果。

 

 

这可能是华为内部路线斗争趋于激烈化、表面化的表象。众所周知,2020年10月,华为董事常务会决议“不造车”,还约法“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可调离岗位,另寻岗位”。决议还指出,有效期三年。

 

徐直军和余承东是明面上的、两条路线的领军人物。其他董事会大佬应该也有站队,但从外界看不清楚。任正非本人不管如何想,总要摆出端水的架势。所以,三年内不造整车,就是这么来的。意在结束争论,内部赛马。

 

其实,就算犯了“路线错误”,也只是“可以调岗”,口气和杀伤力远比不上“停职”。

 

那么不禁令人好奇,王军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才配得上这样的惩罚。“罪名”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人事上斗得再厉害,“阵前斩将”,一定要有过硬的理由。既然结果明摆着(王军的确不再履职),那么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隐藏信息。

 

三种模式

 

2018年孟晚舟事件之后,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就不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的问题。既然消费者业务受到美国制裁,已无法承担起战略发展和集团盈利的重担,除了通讯运营商业务,华为必须寻找新的战略增长点。

 

是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还是直接牵头造整车,关系到华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工业系统集成的实力。

 

 

华为目前存在三种参与造车的模式,分别是一级供应商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一级供应商很容易理解,就是业内传统的供应模式。华为向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和软件,重要的是,它要提供软硬一体的“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徐直军的想法是,华为要做另一个博世。

 

而HI模式即Huawei Inside,即华为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模块。代表性的合作,有阿尔法极狐、阿维塔等。在HI模式当中,华为不单纯作为供应商参与到造车环节,而是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算力部署等原本属于整车厂商考虑的内容,有了置喙余地。

 

在这种模式当中,不但广泛采用了华为零部件、自动驾驶传感器、三电系统,还嵌入了华为出品的自动驾驶和座舱的整体方案。

 

简单说,HI模式意味着华为参与了一部分整车制造,当然是在华为擅长的那一部分。

 

 

而余承东力主的“智选车”模式,相对HI模式,再向前走一步: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

 

智选模式意味着华为广泛参与设计、研发、销售,提供部分供应链,甚至包括产品战略,唯独不负责中间的制造过程。这距离将整车制造商置于代工地位,只隔了一条模糊的界限。华为与赛力斯的AITO问界,就是典型的智选模式。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智选车”是华为“不造车”,但“深度参与造车”的擦边球,没有违反华为常董会决议,但实质上架空、虚化了该决议。

 

考虑到余承东、徐直军和任正非都是常董,这种模式连表面文章都懒得做了,其实就是造车,但是把四大工艺等传统环节,甩给合作方。毕竟这不是华为擅长的环节。

 

回过头来看,任正非拍板的“华为不造车”逻辑基础,就是华为生态过于强大,企业文化的攻击性过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无论对手或者合作伙伴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作为系统集成商,这不是毛病。但要扮演供应商角色,服务于整车厂商,就有点问题。后者如果还有点势力范围的想法,就会拒绝随时要和自己抢生意的供应商。

 

 

用三星与苹果之间的关系,可以做个不大贴切的类比。三星和苹果都是手机制造商,同时三星给苹果提供屏幕、闪存和电容器等,一度还给苹果代工A系列SoC。两者存在复杂的交叉授权,但这些都不妨碍两者时不时开打耗时漫长的产权官司。

 

在主机厂看来,HI模式固然和普通的一级供应商不同;而从供应链的角度,HI模式也是一级供应商的一种。

 

要不要靠“智选”牵引

 

现在看,华为作为一级供应商,提供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CDC智能座舱平台、iDVP数字汽车平台三大平台。

 

根据华为自己所说,iDVP平台已经完成与10个厂家、20款设备的系统预集成;MDC生态圈有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联合推进乘用车、港口、矿卡、园区等智能驾驶场景的试点与商用;智能座舱平台已经与150多家软硬件企业建立合作。

 

 

而HiCar与30多家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多个车企实现全量平台化集成。华为目前已经与奔驰、奥迪、宝马和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车企签署了技术专利协议,这些品牌生产的车型搭载来自华为的技术。

 

光是2021年HUAWEI HiCar支持车型就超过100个,在30多个行业平台完成集成,累计支持车辆数超过1000万辆。

 

不仅是系统级解决方案,华为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二级供应商。当时王军透露,截至2022年10月底,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AR-HUD等小件,出货量达到172万套(件)产品。

 

 

这么一看,车BU客户拓展的范围不小,“业绩太差”这条理由似乎站不住脚。不过,汽车业务(不限于车BU)仍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研发人员高达万人,70%的一线研发人员集中在智能驾驶领域,而这也是车BU的重点业务。变现能力指望“智选车”,就尴尬了。

 

“智选车”的业绩也很清楚。赛力斯SF5突然退市后,衔接得并不好,和理想ONE的仓促退市有一拼。而问界M5/M7,2022年卖了7.5万辆(2023年1月交付4475辆)。虽然没有达到余承东所称的30万辆,但在第一年达到这样的成绩,也能说得过去。

 

零部件业务盈利相对容易,但目前固投尚未摊销完毕。“智选车”业务盈利要放更长远一点,现在电动车业务正在展开价格战。1月份,问界也跟进降价,降了2.88万-3万元。2022年12月,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江淮、奇瑞都正在与华为开展智选合作。

 

 

“智选车”和HI模式都在车身上打出华为标识,宣传也尽量让华为背书。从商业实践中可知,用户通常为整车品牌买单,很少为零部件的品牌买单。

 

从技术角度看,智能驾驶当前发展更侧重感知。而HI在深圳推送的高等级导航、市区领航OTA版本,效果虽然不错,但代价是华为整套系统成本比较高,导致搭载HI套件的整车,价格也比较高,很难做到35万元以下。

 

如果HI订货量上来,华为可以通过销售规模控制成本。现在因为没有足够的量产车采集数据、训练算法,让HI迭代受到制约。

 

而算法迭代能力不足,又导致搭载量上不去。HI模式有点难以打破命运螺旋的意味。到头来,可能还得靠“智选车”打开局面。

 

美国制裁升级

 

盈利是最终标准,但不是过程标准。

 

美国政府对华为目前祭出最严厉的制裁,全面断供。据说,将在5月份落实。这样一来,HI模式走起来就更费劲了。因为断供意味着华为向跨国二级供应商的采购将出问题,尤其是英飞凌、恩智浦、高通等的芯片。

 

供应链从二级供应商处断开,就意味着一级供应商没得做。没有业务的部门裁撤、转向,是很正常的逻辑。当然,汽车上用的大多数芯片,在制造端能找到国产替代,主要看华为海思能不能靠公版设计拿出成果。

 

 

唯独算力这一领域不好办,华为自己预言,真正的智能驾驶可能需要5000+Tops算力,对高制程芯片将是硬需求。现在某些新势力用了英伟达的Thor芯片,将单车算力拉高到2000Tops,但效率偏低(只有不到30%),而且软件能力没跟上。

 

不用提远一点的高等级自动驾驶,就是当前的算力要求,华为就很难找到代工厂商。MDC810是华为当前算力最高的自动驾驶平台(400Tops),使用海思设计的7nm昇腾芯片,而具备相应能力的代工厂商,除了三星,剩下的都在台湾。在制裁又上新台阶的情况下,令该平台更难落地。

 

 

事实上,现在HI很多业务,都依靠“智选车”给单子。这样一来,HI业务的价值就大为缩水。

 

何况,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内,主机厂逐渐从一级供应商手里不断拿回“子系统”控制权,自己做系统集成。现在SoC的能力,也让这种方式有了现实可能。

 

虽然HI和“智选车”业务,用同一工具链、控制系统,软件开发部也是一体的,但终究是两种不同的运营策略。王军的去职,意味着“赛马机制”转变为一主一辅。当然,HI业务不会被消灭,只是不再是业务重心了而已。

 

华为这样体量的公司,本来可以容纳多条并行业务线。现在看来,美国对华为的全面制裁,是一个有力的推手,促使华为做出选择。华为内部的路线斗争,至此似乎告一段落。

 

事情其实并没有结束。美国“全断式”制裁华为的效果如何,还要在5月份之后继续观察。

 

 

北汽是唯一一家既选择了HI,又选择了智选模式的主机厂。极狐HI版,销售业绩不佳。据说,华为与北汽推出的“智选车”基于极狐平台,但不会沿用极狐品牌,预计2024年上市。

 

“智选车”在软件策略上不再以极狐团队为主,改为华为团队主导。重要的是,可以放在华为门店里销售,可以利用华为在渠道上的优势。

 

既然极狐HI走得不顺,北汽华为“智选车”,只要做出来,压前者一头的概率,就大大提升。这将更加坚定华为走智选为主的道路。

 

 

身兼ICT、IT和3C制造商身份的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路线,不能给一级供应商深度参与整车价值分配提供样本,倒是能给互联网企业造车提供思路。

 

在强大的市场外压力下,华为的汽车业务“抗性”(抵抗不利环境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抗压性挂上钩。上游供应受限的时候,如何打造全产业链自有自控自造,日益成为共同的课题。【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