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欧洲汽车产业的真正对手是谁?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4-01-26 08:55:23

 

欧洲顶层设计的“碳中和”政策悄然放慢,理论上似乎能给欧洲供应商提供喘息之机,但客观上则起到“击其半渡”的效果。

 

文 /《汽车人》齐策

 

2024年1月18日,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不能通过让英国人破产的方式来保护地球,英国“将”取消减排目标(即退出2035碳中和计划)。

 

2023年7月7日,德国议会公布《可再生能源法》,将2035碳中和目标删除;之前的两天,执政的三党联盟撤销了“2035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和”目标。这两件事标志着,德国实质上退出2035碳中和,转而保2045年碳中和,但我们严重怀疑。

 

2022年,“哥本哈根协议”签署地市长,以一家企业不符合“碳捕捉”资助标准,就宣布放弃激进的2025碳中和目标,提出重启煤电项目。人们怀疑丹麦整个国家的碳中和政策,是否由此搁置。

 

 

欧盟没有正式松动态度,但是自从2023年6月份,德国将“合成燃料豁免”条款,塞进“2035燃油车禁售法案”当中,其实就宣告了欧洲国家(包括但不限于欧盟)的碳中和计划,已经出现了裂缝。

 

欧洲“碳中和”正在消失

 

这些林林总总的计划,都有潜在的实现前提。

 

不是哥本哈根市那种技术不达标的小玩闹,而是建立在一些当时看上去很有希望,但现在镜花水月的条件上。比如俄罗斯继续向欧盟国家稳定输送天然气,光伏和风电设备等建设目标每一步都踩到实处。

 

前者随着北溪一号、二号的爆炸,供应已经彻底清零。后者则陷入两难中,如果不放中国产品进来,就没有希望完成年度绿电建设计划;如果放进来,又担心产业被中国人吃光。

 

 

时至今日,这个担心基本没有了。因为欧洲光伏90%都是中国产品。但是各国政府,尤其是以前政府财力最强的德国政府,也在砍杀新能源补贴预算,完全砍光的那种。

 

而一次能源的高价格(比如奢侈地依靠昂贵的LNG发电),让政府税收雪上加霜。因此,这两件事,其实都和政府财政有关,也和地缘政治变化有关。简单说,打仗闹的。

 

再比如,欧盟要求欧洲车企全面转型为电动车产品为主,并以此为轴,内部牵引上游产业链全面建立,外部抗衡中国产业链和产品的渗透。

 

这里面有意思的是,哪怕在最顺利的假想条件下,欧洲人也不企图制造成本能低于中国电动零部件的到岸价格,同时也不敢想自己一手创造出匹配下游需求的完整产业链。

 

面对价格战 中欧大不同

 

现在得到130亿美元投资的NorthVolt,2023年第三季度实际生产13MWh,仅为预期的5‰。是的,没写错,不足1个百分点。

 

而中国动力电池厂商排名第11的瑞浦兰均,2023装车量为5.39GWh。其市占率只有1.32%,只能算一个小玩家,平均每季度1.347GWh,刚好是NorthVolt同期产量的100倍。在这里,就不讨论装车量和实际生产之间的差异了。

 

 

2023年,欧洲(欧盟+欧洲自由市场联盟)新能源销量301万辆,相对整体新车销量(1285万辆)占有率为23.4%。除了挪威和匈牙利,其它国家的新能源车都在增长,很多都涨了两位数,看上去不错。但是,12月份的新能源车和油车同时下降,尤其是新能源,下降了1/4。德国因为补贴突然结束,新能源销量降了一半。

 

新能源需求放缓,这是共识。很多欧媒将之归咎于价格战。其实年尾这一轮价格战,烈度、时长,以及参与方数量,都远不如中国。中国的价格战贯穿全年,2024年1月份又掀起一波高潮,都不带歇气儿的。

 

中国新能源车需求,并未因价格战而放缓,为什么欧洲市场有不同的逻辑。其背后,是欧洲车企价格战的弹药严重匮乏,稍微上点强度就受不了。后者采取的是放慢车型输出,放慢电动化投资等“龟派打法”,而非直接对抗。

 

零部件商选择战略收缩

 

放慢输出、放慢投资是普遍的,上游零部件商已经充分感知。

 

从2023年晚些时候到2024年1月,欧洲排名前列的零部件大企业中间,博世裁员1200人,采埃孚裁员1.2万人,法雷奥裁员1150人;大陆集团正在重组,2023年底已经裁了5500人……新一轮裁员又在酝酿中,只是尚未公布。

 

 

以前业内舆论面对欧洲零部件公司裁员,通常的判断是为了转型电动化业务,而拆分传统业务,必然带来冗余业务线裁撤、拆分和卖掉。

 

现在,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大零部件供应商,在电动化业务上能稳住客户,但企业高管纷纷抱怨,电动化业务正在变成“坏生意”——不赚钱,而且还得经常出血,给主机厂促销提供弹药。折腾几回,就撑不住了。

 

其实,都是托辞。

 

以这次裁员动作比较大的采埃孚为例。2015年和2020年,采埃孚分别收购了天合汽车集团(TRW)和威伯科(Wabco),一时风头很劲。但是2023年6月,采埃孚宣布积累的自由现金流26亿美元,只相当于总营收的1.3%,流动性相当脆弱,而且债务杠杆达到62%。

 

但这也比大陆集团强。过去的一年半当中,大陆集团的自由现金流连续4个季度为负,迫使大陆集团将业务部门从从6个减少到5个,并且缩减汽车研发中心数量,削减研发费用。作为德国工业的支柱企业之一,大陆集团向电气化过渡得似乎很痛苦。

 

 

关键是这些零部件巨头在转型中两不着落。旧业务缩水,新业务争不过中国对手,企业效率和对技术的敏感度上,都落后对手一个身位。而更为致命的是,车企纷纷在自研的E-E架构基础上,自己分层开发软硬系统。原本供应商能提供的子系统,现在功能都被合并到大系统里面,新业务失去锚点,是更可怕的事。

 

大供应商业务最近才开始有点撑不住,中小供应商早就哀嚎一片。萨克森金属和塑料加工公司、ETM工程公司、德国BBS、意大利Spectra Premium、德国线束、Raeuchle等,纷纷重组、破产、被兼并,都不是裁员就能扛过去的坎。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2023年的3年里,仅德国拥有中小汽车供应商(雇员20名以上)的数量就从700家降至约615家,同期失业人数超过3万人。

 

痛苦的根源是首鼠两端

 

问题是,这仅是开始。现在大家都了解到,电动化转型不意味着能找到新业务和新客户。即便找到了,可能利润率也远不如原来。

 

欧洲顶层设计的“碳中和”政策悄然放慢,理论上似乎能给欧洲供应商提供喘息之机,但客观上则起到“击其半渡”的效果。正处于转型探索期的整条零部件供应链,面对政策的“翻烧饼”,实际上是在加速失血。

 

而中国电动供应商和整车企业,正伺机进入。这些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出海,不止是因为能力提升,更因为国内竞争实在太激烈了,都指望进入欧盟市场,可以乱杀一波。欧盟官方也有这种预期,因此现在倾向于将中企挡在门外。

 

 

《汽车人》曾分析过(《欧盟反补贴立案,中国车企前途未卜》),这么做将付出政治和对华商业机会的代价。不止是因为中国可能的报复,更因为有这样怀着巨大成本优势的对手在外面逡巡,投资和竞争的动作,都可能受到压力而变形。

 

彻底不投,不去拼电动成本,是一种选择,但是太过极端。而大大放慢脚步,电动业务保持象征性存在,实际重回油车路线。福特现在所做的就是如此。

 

福特面对的美国内部竞争,只有一个特斯拉成气候了,还做出来这种“次极端”选择。欧洲车企正在试图拉回一些节奏,从一往无前,到骑墙两边。德国人尤其信奉,合成燃料能给燃油车的技术资产续命一波。

 

这个时候,已经向电动大量投资,并做长期战略部署的大型零部件商,就非常尴尬了。眼下的痛苦,是尴尬的集中体现。而不舍得燃油车的坛坛罐罐,转型拖拉,是这一切痛苦的根源。

 

 

什么时候能度过战略犹豫期,谁也说不好。这取决于俄乌战争何时结束,而不取决于结果。因为就算俄罗斯输了(现在看非常不可能),双方也会陷入长期的冷对抗(连小号“冷战”都算不上)。既然和解无望,能源合作将长期束之高阁。

 

在此情况下,欧盟各国财政改善也没啥指望,那么碳中和目标取消还是推迟,区别不大了。内外夹击下,欧洲汽车产业要多承受一份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痛苦。【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