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3期

谁需要仲父

作者:
黄超
时间:
2014-12-22 16:00:47

‍

读史书的时候,时常会有扼腕的感觉,尤其是碰到一个人“先明后暗”的事情。古人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其实很多皇帝也是一样,如果驾崩得早点,或许就是一位地道明君了,但如果中途不靠谱了,就成了半吊子明君。

这其中,既有疑似精神出问题的,比如北齐文宣帝高洋,也有决策失误兼耽于享乐,比如唐明皇,还有一大类就是帝王自身的性格、见识都有局限,需要倚仗身边某位高参,如果高参不在,“英明神武”的神话也就破灭了。

饿死的一代霸主

齐桓公和管仲可以算是这一类型的先驱。

管仲被后世人看得神乎其神,其实他也曾有过漫长的矮穷挫时代。管仲起步的时候做了一名商人,还是个不太成功的商人,在那个年代社会地位实在不高。他和朋友鲍叔牙合伙,据说还总是暗暗给自己多分钱,但奇就奇在鲍叔牙并不生气,还一直为管仲说好话。后来管仲上战场打仗,好几次半路逃跑,辅佐公子纠又惨遭失败,前半生着实谈不上怎么出彩。

但是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不善于“将兵”,但善于“将将”。做事做得不怎么样的管仲,偏偏在治国上蛮有一套,“相地而衰征”、“作内政而寓军令”,土地改革加上社会体系梳理,把齐国的局面稳定下来。后来在“蔡丘之盟”之前,管仲也给齐桓公支招,让他礼敬周天子,收买人心,促成了齐桓公霸业的顶峰。管仲也由此被尊为“仲父”。

齐桓公也很有意思,他对管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管的好朋友鲍叔牙,鲍一直吹嘘管仲是治世奇才。要是齐桓公生活在现代,估计百度搜索一下管仲那堆屡战屡败的历史,早就让管仲“圆润地离开了”,但在那个消息不发达的时代,齐桓公还是给了管仲表现的机会,由此赌对了一把大牌。

要是童话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现实却分外骨感。齐桓公估计是对自己“知人善任”感到格外飘飘然,后期就开始办糊涂事了,甚至觉得易牙、竖刁都是真心对他好。

管仲这会倒还没糊涂,知道这两个货都是恶心人的主儿,前者杀了自己三岁儿子给齐桓公做成菜吃,后者自行阉割以亲近国君。管仲劝齐桓公的时候说得明白,易牙的问题在于“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竖刁更离谱,“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

说来也奇怪,这两位人品这么差,都超越常理了,齐桓公还就爱这俩奇葩,真是口味重得非同一般。

管仲在世的时候还控制得了局面,管仲死后不到三年,齐桓公重用易牙竖刁就受到果报了,被这两人关在宫内活活饿死,而且死后整整71天才得以下葬,尸体早已腐败不堪。神一样的开头,神经病一样的结尾,看来齐桓公离了管仲,还真是玩不转。

宦官也可以是“仲父”

一般来说,“仲父”的角色都是年长的大臣居多,有时也可能就是皇室成员,但例外不是没有,比如五代时期的张承业,他是一名宦官,也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背后的真正智囊。

宦官通常都是反面角色,何况是宦官为害的唐末,当时的大太监废立君主如同儿戏,和汉末、明末有一拼。吊诡的是,偏偏就在那个时代,偏偏就在那么一群人中,出了这么一位全才兼人品过硬的人物。

这位张老爷子辅佐过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两辈,算得上是元老级人物。李克用对张承业有救命之恩,朱温曾假借唐昭宗的诏书命各地的节度使杀尽宦官。而李克用却把张承业藏进了寺庙里,然后杀了一个死囚犯来顶替。张承业因此感恩,对李家誓死效忠。据说李克用在临终前还把儿子托付给张承业,而张也确实没有辜负老晋王的厚望,尽心尽力地辅佐李存勖。

在李存勖叔叔李克宁意图叛乱时,张承业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要知道,李克宁手中也有部分兵权,而且年纪较长,李存勖的军事才能当时还没有完全显露。以张承业当时的位置和权力,站在哪一边,起到的是改变双方较力天平的作用。双方都拉拢了张承业,只是张承业性格有一点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忠诚和始终如一,所以他选择还是选择站在李存勖这一边。

正因为这样,张承业也成为李存勖的头号功臣。虽然碍于张承业的宦官身份,李存勖无法称其为长辈,但也尊称他为“七哥”。

当时正值唐末和五代交接的时期,战事频繁,古代战争打得就是后方给养,张承业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据记载:“凡所以蓄积金粟,收市兵马,讲课农桑而成存勖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

张承业还是个很合格的管理者。李存勖为人比较跳脱,打仗往往有神来之笔,但在日常管理上也经常犯糊涂,比如赌个钱、大笔赏赐什么的常有,但张承业在世的时候一般不会同意他公款私用。李存勖有时会冒火,但如果双方真的争执起来,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夫人往往会帮助张承业劝说李存勖。

这个张承业,连李存勖的帐都敢不买,更别提王公大臣了。加上他本人清廉,处事秉公,所以当时太原的政治气象比较清明。

这位张老爷子的去世也很传奇。当时李存勖想要称帝,“承业苦谏不听,大哭不食死于晋阳”,算得上是尽忠而死。

张承业死了,李存勖大概是有点松口气的意思,老张对他的管教,让任性而为的李存勖总不痛快。这下他可解放了。从此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了。但李存勖没想到的是,没有了敢于直谏的张承业,他的快活生涯也就维持了四年时光。

比如当时的河南令罗贯正为官正直,敢于得罪豪门,而这些人非常痛恨此人,找了个机会陷害罗。李存勖当即把罗抓来暴打,枢密使郭崇韬从中劝阻,但李存勖根本不听,直接让太监在宫外活活打死了罗贯正,而且暴尸街头。当时舆论大哗,从此之后,张承业主政时期的政治清明景象渐渐消失。

李存勖宠信的伶人周匝请求封同行陈俊和储德源为刺史,李存勖脑子一抽就答应了。郭崇韬赶紧劝说不可,理由很简单,打了胜仗,没封赏将士,反而给伶人封官,会失了军心。郭的看法正确,但无奈没有张承业对李的影响力。李存勖于是又一次“成功地”做了蠢事。

几次三番之后,军队对这位能征善战的主帅十分恼怒,最终反叛。曾被视为中兴之主的李存勖就这样被乱箭射死。他一直青眼有加的伶人,有人参与叛乱,有人弃他而去,最终只有一名伶人哭着把他的尸体推进乐器堆,一把火烧了个一了百了。

半吊子明君

从齐桓公和李存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共同点,两人都是优缺点非常分明的人,共同优点是比较有闯劲、敢冒险,这样的人确实有成大事的机会,共同缺点是日常管理的技能有点欠缺,对投其所好但人品不高的属下缺乏警惕心。这样的君主,身边有贤士是明主,身边多小人就是昏君。

再打个比方说,这样的人好比一匹骏马,日行一千夜走八百,但是经常乱蹦乱跳到危险地带去,必须得拴个缰绳才行。仲父式的人物就是这样的缰绳。普通的大臣还不行,因为这类人物自视甚高,对一般人不容易服气,必须得有一个在谋略和人格魅力上都高他很多的人,才能辖制得住他。

能找到这样的仲父,还算是幸运的,更多人连这个运气也没有。比如和李存勖同时代的对手后梁朱友贞,他打仗的本事比乃父朱温差不少,识人的能耐更糟糕,他宠幸的大臣赵岩总是给他出馊主意,老臣敬翔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朱友贞从来不听他的,结果朱友贞把朱温积累下来的那点家当很快败光。

道理虽然清楚,不过问题是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半吊子的明君,那么如何判断谁需要仲父?一般来说,性格严谨,惯于守成的人,配以有开拓性的销售型人才比较合适。如果性格比较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对投己所好的人有好感,善开拓不善管理,那就不妨找个好的谋臣式人物来辅佐。

对于现代商业社会中的经济人来说,如果自己的管理上不过关,找不到仲父,至不济也要找个搭档。要知道,连大神乔布斯这一辈子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何况其他人呢。

(作者/黄超)【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