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豪华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竞争加剧

作者:
吴毓
时间:
2022-11-14 08:05:48

 

豪华新能源车早晚将传统车型统统挤落榜下,只是不确定“审判日”何时到来。

 

作者丨黎野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针对10月及1-10月的乘用车销量,有各种不同的统计口径。光是豪华车,就有豪华品牌、豪华车、高端车型等概念,内涵不尽相同。

 

针对销量数据和产品力,《汽车人》更愿意直接界定价格区间,即起售价在30万元以上为豪华车。而一线“豪华品牌”(BBA)已将产品价格下放到20万元一线。为了和产品保持一致,《汽车人》姑且排除豪华品牌中起售价低于30万元的产品。

 

 

当然这样也有问题。燃油车真正的成交价,相对指导价的优惠幅度多在10%-15%。而与新势力产品直接对位的豪华品牌新能源产品,降价非常凶猛。这说明,传统豪华品牌的产品力,正受到市场质疑。

 

因此,数据选定范围没有绝对公平一说。《汽车人》只能做一些妥协,忽略市场上各种营销手法造成的价格扭曲。总的说来,新势力和新创品牌的折让少,而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车优惠多。

 

SUV是豪华新能源入手点

 

如此,中汽协提供的数据占比,就要调低。根据中汽协数据:1-10月“高端品牌”销量307.5万辆,同比增长10.6%,占整体乘用车市场的16%。因此,称高端品牌表现优于大盘。

 

若是看车型数据,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根据乘联会数据:1-10月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新能源车只有蔚来ET7进入前10。其它几款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如Model 3、比亚迪汉、ET5等,因起售价、交付时间(少于10个月)等原因被排除在外。

 

总体而言,轿车增长非常少,头部车型销量不是原地踏步,就是小幅衰退。今年增速最高的奥迪A4(排名第4),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优惠。

 

 

1-10月高端SUV销量排行榜则受到新能源的广泛入侵。Model Y、理想ONE、蔚来ES6,分别列第1、5、9名,而且还有一批车型因为刚才说的两个原因没有入榜。

 

该榜单内除了Model Y实现3位数的高增长,增幅榜第二和第三的,是理想ONE(23.5%)和ES6(20.5%),恰恰囊括了所有上榜的新能源车。

 

 

三年前就能观察到,新势力的入手点,往往是SUV。因为当时这一领域不但是增量市场,而且是跨国车企相对短板的区域,中国品牌也是针对这一领域重点布局的。

 

现在既然“侵彻”已经发生,且正在扩大,《汽车人》有理由相信,新势力和新创品牌的产品到位,且经历一段时间爬升放量之后(最快两年内),现在大多是老面孔的豪华车型榜单,将发生大幅度改变。

 

传统豪华品牌现状

 

同样在改变的,还有豪华、高端的内涵。

 

此前,这些概念都由跨国车企注入内核。豪华品牌在几十年的运营当中挖了很深的护城河,给消费者和市场直接看到的产品,从造型辨识度、内外造型设计、性能堆料,到4S店外形,甚至店里的香氛和桌面上的一支笔,都有标准。这是几十年市场运营摸索出来的结果。

 

 

而萦绕在品牌调性周围的,是品牌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有两条支线:

 

一条是强调性能,即历史赛道成绩(其实和摆在消费者面前的车完全是两回事)、动力组合,包括风阻、轮胎、NVH等细节。

 

另一条则是品牌历史路线,包括但不限于创始人的传奇故事、显赫的客户、关键历史时刻出镜等。归根结底,就是让人相信,付出的品牌溢价是值得的。

 

但在背后,则是主机厂对供应链的强大掌控能力和议价能力,以及对装配质量、物流、检测的控制能力。

 

此外,还有一条暗线,就是这些主机厂的研发能力和成果,一直处于业内前沿,其动力来自更高的研发投入、人才吸引力和知识体系的传承。

 

这一切精心且长久的构筑,在新能源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有被打破的迹象。

 

当互联网、人工智能、三电技术成为新竞争点的时候,尽管豪华品牌凭借资金实力,有能力大体跟得上技术的发展,但其积累的底蕴开始过期。这是最令人恐慌的,超级选手也要去参加海选、打突围赛,以往的成绩不再被无条件承认。

 

 

同时,豪华溢价仍然很香。继续维持高毛利润,就继续维持一种错觉,这碗饭还能吃很久?豪华品牌潜意识里不想参与新竞争,即便迫于形势参与了,姿势也有点别扭,总想着如何把过去的优势带进来。

 

因此我们看到,即便是一线豪华品牌(BBA),一开始推的都是“急就章”(油改电),其纯电平台往往落后对手两三年。

 

这导致豪华品牌在新能源产品研发上,一再推出不成功的产品(相对于燃油车)。如果是新势力,连续两款产品不行,公司就不会再有机会了。这就看出传统豪华品牌的家底,还是管用,起码抗折腾,试错机会多。

 

但是这种机会并非无限多。“油改电”沿用了燃油车的底盘,电池要见缝插针地布局,携电量太低。BMS和动力伺服技术,受到原来燃油车架构的影响,采取平替和打补丁的办法,出问题的概率大。

 

去年,我们还看到豪华品牌某产品因漏油连续烧电机的维权案例,而此时第一批纯电平台已经上市3年多了。

 

 

从线束到机械架构,从三电设计思路到底层操作系统,都透露出传统豪华转型之艰难。难就难在自己一堆家当,是大部分抛弃,还是尽量融入到新系统中?

 

企业研发产品,产品也塑造企业。思路不改,就是“瘸腿”参赛,能拿到好名次才怪。

 

竞争态势有限回归

 

不过,对于传统豪华品牌也有好消息,技术升级的脚步慢下来了。

 

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电池技术,似乎仍在硬件能力上迅速提升。但从应用角度,体验的提升开始变得不明显。

 

在自动驾驶领域尤为明显,业内停留在L2已经很久了。技术人员发现,没有一种工程方法,给所有范式提供完美解决方案。表面上是软件的问题,实际上是前沿理论的问题。

 

 

芯片技术、5G通讯、电池技术,都在几十年前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智能技术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理论。面对长尾应用,没有理论突破的前提下,现在只好利用过剩的硬件能力,依靠人力制定海量的规则、大数据训练,来尽可能覆盖更多场景。

 

这显然是笨办法,但也是目前惟一可行的办法。

 

有个细节,在前几年如火如荼的加州自动驾驶脱离报告中,主机厂频繁出现在名单里的,只有奥迪,其它主机厂投入不多。

 

现在看,Robotaxi已经走入死胡同。与之对照,迭代式升级,每一步都兑现一点商业价值,成为可行的商业路线。新势力指望在技术竞争中一击致命,可能性暂时不存在了。

 

 

就连电池技术、纯电平台,传统豪华品牌也慢慢追上来了,竞争态势向传统方式回归了一点。这预示着当前格局不会快速倾覆,直到有一个新要素突然蓄能完毕,成为打破局面的胜负手。

 

百万之战已经开始

 

从销量数据可知,现存市场中传统豪华品牌的统治力仍存。

 

此前新势力和新创品牌,采取对位的方式,与传统豪华品牌正面竞争。但是现在,推出独立豪华品牌较晚的车企,试图避开竞争最为激烈的区段(30万-50万元),将新品牌定位在50万元以上。

 

新发布的宾理(苏伟铭创立的品牌),暗示新产品定价在百万级别。比亚迪即将发布的仰望,据说也将定位于80万-150万元。

 

红旗、岚图、阿维塔、极氪都可能参加“百万之战”,不存在中低端做得好才能做高端、高端做得好才能做“超豪华”的逻辑,可以一步到位。

 

 

这一市场非常小,如何让消费者相信定价合理很重要。但更急迫的是,要解决如何筛选出相应潜客,并精准营销的问题。30万-50万元那种遍地撒网的方式,套在超豪华身上过于低效,不适用。

 

豪华新能源车客户在哪

 

在《汽车人》的《10月车市:整体微增,难言乐观》一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豪华车竞争烈度正在提升。整体微增长时代,A级和C级新能源车,都存在结构性增长点。

 

这仍然涉及到目标市场的问题。和超豪华比起来,豪华定位一般都倾向于锁定区域,不用精准定位到人。

 

主机厂都重点争夺北、上、广、深,再加上重庆、天津,但它们不是单独的一个,而是各自辐射一堆卫星城市群,其中上海的牵引力最强。

 

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各有一批富裕的中小型城市,但因为绝对人口量不及以上几座城市,所以消费主流力量,还得看六大城市群。

 

我们只要看手里牌比较少且走中高端产品路线的新势力,将第一批门店部署在哪里,就能明白,这些城市在豪华车争夺战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的来说,六大城市群占全国销量30%,众多二线城市占25%,三线城市占25%,其余四至六线城市占20%。虽然后三者加起来仍占优,但这些地方的潜客相对分散,部署网络有个费效比的问题,所以重视六大城市群,是必然选择。

 

这些城市普遍存在的限行限购,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新能源车的消费。

 

年初有人预测,2022年高端新能源车销量在100万辆左右,大概占据新能源车整体销量的15%。

 

但1-10月数据显示,新能源C级车整体销量52.6万辆,就算其中100%都是高端,也不满足预测。除非将B级车中价位较高的车型(比如标准放宽到25万元)拉到这个阵营中,才能凑够比例。尽管和中汽协的数据(16%)基本合辙,但从始至终,高端、豪华的标准,边界都很模糊。

 

已经有业内分析人士观察到,新能源豪华车的消费,正在经历有限下沉,即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

 

一个佐证就是:一线新势力的体验店普遍都在200-300家,已经对二三线城市充分布局。当然,单一城市内的部署密度已经没办法上去了,否则就会影响单店收益。一线和二三线城市的部署密度差异,本身就说明后者空间有限。

 

 

有人认为,豪华新能源车用户,来自传统豪华品牌的增换购比例接近50%。因为缺乏数据支撑,《汽车人》不做判断。

 

不过,看到一线豪华品牌已经以价换量,以及二线豪华品牌销量经历了两位数的下跌(以价换量早就试过了),就能感知到新能源豪华产品冲击既有市场的力度。

 

从获取信息角度看,用户构成的变化,导致信息获取的方式已经转移到线上为主。这一点对新创品牌有利,传统豪华车企宣传品牌故事的机会变少了,宣传效果也不如从前。

 

我们已经知道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即新能源豪华产品早晚将传统车型统统挤落榜下,只是不确定“审判日”何时到来。

 

今年不是豪华新能源车的终局之战,到2024年可能也没有“一边倒”的结果。豪华新能源车市场,有点像宇宙空间膨胀导致的红移,近处的变化细微,而远端正加速飞奔。【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