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欧盟反补贴立案,中国车企前途未卜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3-10-06 09:20:09

 

欧盟反补贴调查启动,无论执行税率多少,对已经在欧盟小规模放量和准备进军欧盟的中国车企来说,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文 /《汽车人》齐策

 

10月4日,欧盟官方在9月13日宣布要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一事有了新进展。

 

当天欧盟发了份12页的通知文件,宣布立案。调查对象是电动乘用车,调查期是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损害评估趋势(审议期)则涵盖2020年1月1日起至调查期结束。

 

通知还要求“相关方”在发布之日起37天内发表意见,听证请求则在15日内提交。

 

 

漫长的暑假,似乎对欧委会效率还是很有促进作用。不过两年前同样暑期结束后对英伟达收购ARM一案的审查期,就长达半年。看来,欧委会还是很懂特事特办的原则。

 

两次回应有差异

 

“反补贴”调查进程已经启动,其结论很容易预判。中国商务部则在两个时间点,均以答记者问的形式给予回应。

 

9月14日,也就是欧盟声明的24小时内,商务部的态度是“高度关注,强烈不满”。后面跟着的是从战略高度和双方汽车产业合作大局出发,要求对方对历史负责,着眼于双方经贸和技术合作的大格局,实现共赢。显然,这番场面话基本上鸡同鸭讲。

 

 

到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在同一天给予回应,速度要比之前快多了,可能是拿出了预案。这一次的态度是“强烈不满,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调查程序,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除了不满情绪措辞一致,“高度关注”换成“密切关注”,似乎没什么不同。其实有些区别,前者指的是对整件事,提供了注意力资源,后者则将其放在具体程序上。

 

 

比如,10月4日中方指出了一些逻辑关系上的问题,如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是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依据、证据提交和听证参与给的时间都过短等等。

 

其实,在此前的中欧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双方就这一问题已经交换过意见,《汽车人》不再重复具体措辞,因为结论过于明显,即双方立场相去甚远,根本谈不拢。

 

站在现实主义的角度,这些措辞上的变化,透露了商务部的下一步应对方案:在调查期间予以抗辩和折冲;一旦意料之中的结论出现后,予以报复。

 

前者都是走流程,没什么可说的,商务部也指出调查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的决定。欧洲几十年来向中国单向销售燃油车,从没遇到任何双反调查。中方刚有占优的迹象,马上贸易救济手段就安排上了。

 

后者才是重点,就是到了当前这个时点上,要考虑报复的具体手段,并通过某种方式,将一部分信息传递给对方。

 

提着政策工具箱去谈

 

这个世界是物理的、现实的,以实力为唯一根基的。讲道德、讲逻辑、讲商业利益,都无法打动对方。欧盟就是赤裸裸双标了,就是不占便宜掀桌了,中方如何应对呢?

 

这不就是丛林法则,只认拳头吗?

 

我们能够理解,中方说的那些绵里藏针的语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赢等互利互惠),实际上暗示,反面就是双输逻辑,即中方不会独自吞下反补贴加税的苦果,会发起报复。这些暗示都太过曲折,措辞都太婉转,对方很难听懂。

 

 

什么也比不上把政策工具箱拿出来放在桌面上,来得有效。这种事一向都是这么诡异,尽管欧盟“反补贴”箭在弦上,根本没有撤回的可能,但力度大小取决于中方报复手段的有效性和致命性。

 

如果想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保留一线进入欧洲市场的可能,最好的选择不是与对方谈条件,而是要流程发起方和政策拍板方(巴黎和布鲁塞尔)感受到切实的利益威胁,就这么简单。

 

妥协和斗争的转换

 

有历史为证,奥巴马政府发起的轮胎双反调查,实施了3年又3年,直到2020年,经历了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尽管双反税率更高(35%-100%),但终于被更广范围的全面贸易制裁所淹没。

 

双反贸易战的战火从中国蔓延到东盟。应对的主体一直都是当事企业,被迫先在东盟,后在欧盟建厂,拼命适应“双反”规则。这其中身段最灵活、海外投资力度最大、最敏锐的厂家活下来了,剩下的中企死了一大片。

 

当时商务部领衔的官方站着看,没有发起对等报复手段,可能不想引发全面贸易战。这中间有一点底气不足之处在于,对美贸易大幅出超,让中方这边感觉弹药匮乏。

 

直到2019年12月中美谈成双方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时候,中方都是以妥协策略为主的。能不打全面贸易战就不打,试图以利益空间换时间。

 

 

在这之前,中方不断派人访美,对面没有重量级人物过来。而在今年,美国那边不断派人访华(布林肯、耶仑、雷蒙多,还有即将到来的舒默),中方没有领导人访美(不过中间有王沙在马耳他的马拉松会谈)。

 

现在强硬,不能说过去寻求妥协就错了。因为当时对双方实力的对比,缺乏准确的认知,任何推演都不能代替实战。美国也是如此,川普说“贸易战很容易赢”,他恐怕想的是把第一张牌打出去,中方就会屈服。这张牌就是2018年夏天,美国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收25%的关税。

 

结果怎么样呢?在谈成第一阶段协议之前,双方都清空弹夹了。弹药多少已经不是重点,让渡多少利益也不是重点。直到川普下台前一年,中方才意识到,战略上已经再没有退路,其标志是在2020年4月提出来的“双循环”说法。从那时起,就采用以我为主的打法了。

 

 

截至2022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经降到33%,而巅峰时期则为2007年的70%。就在第二年,全球化时代落幕,剩下的时间,不过是为全球化举行漫长的丧礼。

 

2022年中国对欧美贸易,占据总体贸易的35.6%,今年只会更低。欧美已经不再是必保的市场了,不管投资还是贸易,重点已经转向“一带一路”。越是不把对方当盘菜,对方就越不会自恃。

 

双方互动的走向猜想

 

只要调子定下来,具体措施商务部肯定掌握更详实更充分的数据,把什么服贸项目拿到清单上最让对方忌惮,商务部是权威。对英国是学历互认,对法国则是奢侈品关税(同时收紧代购和自购入境),对德国当然还是汽车产业链互动。

 

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坛坛罐罐,把对方安排得舒舒服服,也是很容易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拿住了对方痛处,就可以谈税率了。10%无关痛痒,50%就会让对方掀桌子,那么最好的加税比率是什么呢(本来已经有10%的关税了)?答案很可能是25%,就像川普曾经做过的一样,足以让对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中国掌握报复的力度,双方心照不宣。

 

 

已经在欧盟小规模放量的品牌,MG、极星、比亚迪、红旗、蔚来和小鹏,都会受到困扰。特斯拉上海是受到现实影响最大的一个,这一税率,加上物流,基本上抹平了上海和柏林工厂的成本差距。

 

而受到潜在影响比较大的,则是比亚迪、奇瑞、小鹏、长安等品牌。这些品牌都在积极准备在欧盟寻找合作伙伴,择机自建渠道,甚至可能走到建产能这一步。现在看,即便不是取消议程,也会观望一段时间。

 

只有双方打出子丑寅卯,进入政策稳定期之后,才可能让欧盟认命。这个时间,可能长达5年。而5年时间,欧盟的电动车市场,可能被中国甩出八条街了。

 

2021年,双方还能斗个旗鼓相当。而今年1-8月,欧盟纯电动车销量(128.5万辆)只有中国同期的33.5%;至于混动车,则不足中国的10%,根本没有必要比。从2021年到2023年之间,欧洲发生了什么重大地缘事件充当了加速器,大家都知道。

 

销量只是结果,欧盟的技术和产业规模,在转向电动这一步,就跟不上,智能化更是没有开启商业进程。

 

 

有意思的是,这些年,欧盟和中国付出的补贴和政策激励成本,几乎相差不多,开始的时间也差不多。

 

欧盟2015年的汽车产业基础,貌似还比中国强一些。但实际上的结果是,欧盟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的效率,比中国差得太远。问题不在汽车这个终端环节上,而是反映了欧盟基础工业产业的成本太高(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加工、矿产采集等)。

 

这些成本和规模上的短板,是贸易保护能解决的吗?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小院高墙”,是由金融霸权和技术上游能力保证的,欧盟则没有类似的筹码。不管双方如何博弈,最终的结果其实早定了,就像下雨出门没带伞,走快走慢都会淋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